文 | 任平生
最近,一對父子的運動視頻火了。
視頻裏,
一個父親帶着自家兒子在家裏興致勃勃地做着引體向上,
一大一小,
兩個身影,看起來十分有愛。
孩子爸爸説,
自家兒子在十歲以內小孩子裏,臂力已經算是頂尖的了。
從孩子2歲起,
他就帶着孩子開始運動,
截止現在已經有5年了。
不少網友都感嘆:
爸爸帶着孩子運動鍛鍊養眼又有愛,
這才是男人帶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心理學家榮格早就説過:
母親是一個可以給予孩子細膩温柔和悉心保護的角色,
而父親身上特有的果敢和威嚴等“男性力量”,
則會給孩子一種別樣的支持,
成為孩子走向世界的過程裏必不可少的養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父親角色的責任和影響是不可取代的。
爸爸給男孩的是規則教育
心理學家麥克·閔尼就曾指出:
與那些一星期內接觸父親不到6小時的男孩相比,
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小時的男孩,
更有男子漢氣概。
一個網友在知乎上分享過這樣一段話:
3歲,我怕高,父親把我放在2米高的牆上,讓我在上面練習走路。
母親在牆左側,父親在牆右側。
父親説:
如果你掉下來我們接着。
於是,5歲時,
我的問題就從怕高變成了在高處不下來了,少了一怕,鍛鍊了心智。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對於男孩來説,
他總是不自覺地崇拜爸爸,
爸爸的肯定、認同和讚美,
會讓他更有價值感更自信。
在BBC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裏,
也曾説:
童年有爸爸參與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得更有耐心和自信。
父親的存在,
不僅影響男孩的力量感,
也影響男孩規則的認識。
電影《哪吒》曾火遍全國。哪吒在生死緊要關頭,
説出了自己的遺憾。那便就是沒有和父親踢過毽子。
在小哪吒的童年經歷裏,
經常和母親一起踢毽子,
在母親的耐心陪伴下,
有着無拘無束的天性。
但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的哪吒,
卻以“鬧海”搞得世界大亂。
曾有心理學研究顯示:
缺乏父教的孩子,
更容易對規則和責任缺乏認識。
鄰居家的兒子西西讀四年級的時候路過玩具店,
總是嚷嚷要買玩具。
他媽媽叫不動他,也管不住他。
後來,孩子爸爸每次遇到這種情況,
就堅定對他説:
你能説出三個理由就給你買,否則就馬上走。
當他無法回答時,
孩子爸爸便不會給他買這個玩具,
而孩子也安靜下來。
這便是父教的重要之處。
當男孩慢慢長大,
力量變得越來越大。
父親所代表的規則權威感,
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
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為的邊界。
在與爸爸的協商管束之中,
他們開始明白,
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則的。
這才有利於男孩懂得自控和擔當。
爸爸給女孩的是安全感的滋養
美國密歇根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結果顯示有69%的女孩,
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於父親的讚揚與鼓勵;
40%的女孩顯示出和異性交往的能力與父親有關。
一個被母親撫養大的女孩,
曾在知乎上描述了“父親角色缺失”對自己婚戀的影響。
她是這麼説的:
影響巨大,不信任異性,認為男人都會變心。
不相信自己,極度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敏感多疑,自厭自棄。
在女孩身上,
父親對女孩的情感滿足,
則有利於這個女孩建立起獨立完整的自我。
因為,她會有着充足的安全感。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裏,
女主裸辭退婚,
離開大城市回到鄉村,
在有些人看來,她是個“失敗者” 。
可全家人都鼓勵她追求自由、做回自己。
最重要的是,
她有一一個幽默又温暖的爸爸。
在女兒成長的每個階段,
每當自我懷疑時,
他都用幽默化解女兒的悲傷,
也會用細緻的關懷讓女兒學會自愛。
人人都期望女孩子要温柔,
要做個賢妻良母,
這個男人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保持純真的一面,
即便不結婚也沒關係。
所以,
這個女孩知道,
自己即使失去工作,
拒絕結婚,
也不會一無所有。
畢竟總有那麼多濃烈的愛,
會在她跌落時接着自己。
如果説父親給予男孩的,
是規則和力量,
那給予女孩的,
便是安全感和底氣。
正是因為她擁有温暖又治癒的父女關係,
所以長大後無論經歷什麼,
都依然會覺得自己被深深地愛着。
爸爸的陪伴,
讓她變得自信和勇敢,
這也利於她走向外界,
去探索、去交友、去建造自我。
父親應該怎麼做呢?
爸爸一定要做好這6件事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
爸爸在孩子人生的早期,
多和孩子一起玩耍、閲讀、户外活動,
孩子入學後很少出現行為障礙的問題,
同時青春期也很少誤入歧途。
美國衞生部組織專家編寫的《父親在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中,
明確定義了有效的“父親功能”的七個方面:
第一,和孩子的母親培育積極的關係;
第二,花時間陪孩子;
第三,養育孩子;
第四,恰當地規訓孩子;
第五,引導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第六,保護和供養;
第七,成為一個孩子的模範。
在“孩子成長”這件事情上,
父親能做的事情,其實有很多。
回到最重要的核心,
父親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這6件事:
第一,帶孩子去探索冒險。
一位爸爸,
曾在兒子暑假期間帶着他騎行318國道川藏線2200公里,
翻越4座4000米的高山。
每天的路程,
相當於一個全程馬拉松。
這個男孩説:
“爸爸跟我在一起,爸爸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單獨帶孩子旅行,
是跟孩子親密接觸的最好機會。
曾有心理學家曾説過,
在0~7歲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退縮行為。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
可能更依賴媽媽的照顧,
也更容易出現共生關係。
而爸爸的出現,
給予孩子向外發展的支持力量,
有利於孩子形成獨立、完整的人格。
而且,
男性天生就更具有力量感,
身體素質也會更好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
都很容易從和父親的冒險互動中,
學習到堅毅、勇敢的力量。
第二, 每天都至少擁抱孩子一次。
對於多數家庭來説,
父親扮演的是頂樑柱的角色,
承擔着更多的期待和責任。
因為父教的威嚴,
對孩子也無法敞開心扉,
或以一個平等朋友的身份去互動。
這又反而讓孩子心生畏懼,
變得不愛表現、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一本書叫《培養高情商的男孩》,
該書的作者通過跟蹤研究發現:
情感豐富,自愈能力強的男孩都有一個情感豐富的父親。
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
父親和孩子的互動,
對男孩的共情能力、情緒識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對於男孩來説 ,
他是會通過觀察父親對於自己情緒的感受,
來解讀自己內在的情緒。
而對於一個女孩來説,
父親的温暖和治癒,
會讓她更懂得如何和異性進行內在情感的連接。
父親的擁抱,
和孩子的肢體接觸,
會更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第三,多和孩子進行運動和打鬧遊戲。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説過:
在打鬧遊戲中,
父親是孩子最好的遊戲對象。
因為,常和父親打鬧的孩子,
跟別人相處得會更好。
打鬧遊戲有着靈活性和變動性,
這能激活孩子的大腦,
發展孩子性格中的適應力和社交能力。
陪孩子運動,
比如踢球、滑雪、游泳
爸爸也是不二人選。
因為他們本身就更具有“孩子氣”,
是天生的“遊戲狂”。
很適合和孩子一起玩耍,
更擅長幫助孩子激發足夠活躍的生命力。
第四、每週都留出時間和孩子愉快互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裏,
父親往往更冷靜有邏輯,
承擔着孩子思想的領航員角色。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組裝玩具,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也可以多陪孩子聊聊天,
大到國際形勢,
小到學習瓶頸,
其實都是父親為孩子開拓眼界、給予榜樣的時候。
男性的視角本就更宏觀,
當父親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為孩子提供新鮮有趣的東西,
孩子更能養成足夠開闊的視野和格局。
第五、時常告訴孩子,要一起保護好媽媽。
在綜藝《爸爸去哪了》裏,
杜江對嗯哼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在綜藝上,嗯哼説:
我只喜歡媽媽,大概不會有女朋友了。
他會給媽媽沏茶、削水果,
會對媽媽説很多“情話”,
這一切,
其實都來自於杜江對他的教育。
他會告訴孩子,
在家裏女士優先
媽媽是第一位,
也會帶着孩子一起幫助媽媽分擔家務。
而嗯哼的性格十分温暖可愛,
無數網友都被他的性格吸粉。
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早就曾提出幸福家庭關係圖理論:
夫妻倆親密並肩站立,如此一來,
孩子才會養成真正的安全感。
在一個家庭裏,
爸爸愛媽媽,
孩子會感受到,
大後方是一個安全的港灣,
這樣的孩子,
內心也是健康而穩定的。
第六、每週精心為孩子準備一頓飯菜。
知乎上有一位爸爸,
不管工作有多忙,都堅持給女兒做飯。
他給女兒做的餐食,
不僅色香味俱全,
而且可以20天不重樣。
生長於這樣一個家庭的女兒,
開朗大方,
有着樂觀向上的性格。
心理學家Meg Meeker在她的書中,
把父親描述為“所有男性人物的模板”。
一個女孩,
如果有一個對家庭充滿責任感的父親,
那她長大後也不太容易被“毒愛情”欺騙或矇蔽,
因為她知道被一個男人愛護是什麼樣的。
這可以為她以後面對異性的追求,
打下穩定的基礎。
而男孩也因為和爸爸待在一起,
看到父親為家庭付出的樣子,
更加懂得了如何照顧家庭和弱者。
一個父親的意義,
其實遠遠不止賺錢養家這麼簡單。
孩子們需要他,
需要他的臂膀、他的幽默,
也需要他的温情、他的陪伴。
願父親能夠俯下身來,
耐心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互動,
孩子才能真正藉助到父親的力量。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爸爸:
陪伴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影響孩子一生。
—— End ——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