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要求松。但松不是軟,松不是僵。松就是放鬆,就是放得開。
首先,放鬆有利於強身健體。放鬆了,才能經穴舒暢,氣脈貫通。而僵硬,則使經穴阻塞,氣脈不通。
太極拳對人體各器官系統的作用大致如下。1,鍛鍊神經系統,提高器官功能。2,有利於心臟及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3,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4,促進消化功能和體內物質代謝。5,加強肌肉及骨骼和關節的活動。6暢通經絡。
“梅花香自古寒來,寶劍鋒以磨礪出”沒有付出便要收穫是不現實的,只有艱苦付出,明天才會更好。
太極拳博大精深,一招一式之中都藴含着極大的講究,學好太極拳,不僅要用身,更重要的是用心。
打太極拳講究一個“靜”字,這是練功最根本的條件。不能入“靜”,動作既使能做出來,也是非常虛的。
太極拳動作看似容易,但每招每式中都有非常細微的要求。一般人打出來的拳都只是動作之輪廓,沒有“神”。所以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習拳非常重要。
練好某個動作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人很長一段時間只單練一個動作,不是不可以,只是太極拳之間的動作是相通的,真正練會了,是能融匯貫通,相互變換的,這裏邊大有學問。
俗話説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只有堅持天天勤練,才有能所提高,真正練太極拳的人一定是意志堅韌,心胸開闊的人,它能培養人的品格,鍛鍊人的體魂和意志。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精華,是講究修身養性,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拳法。太極拳套路動作協調而優雅,凝天地萬物之氣來靜心、調息。從初期的防身之術,到現在更多的傾向於強身健體,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為了一個動作,可能要經過幾十遍的校正才能標準,當你一旦達到那個要求,立刻會感覺到一種順暢,一種踏實。也許刻意地追求動作的完善並不是目的,目的在於練習過程中對心理對人性的挑戰,直至融入天地,融於自然,發揮自身內在的潛質。
太極拳並不是簡單的幾個動作的聯合,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動作,正確與不正確的感覺絕對不一樣。它也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通過自己用心來調整整個身體的平衡,而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時,就會體會到學與不學的區別。
太極拳中的開合,虛實的變化也使我逐漸地明白了矛盾的互相依存與轉化,沒有開就沒有合,沒有虛就沒有實,開可以成合,虛可以變實,矛盾是互相依存的,不能試圖消除一方而又想同時保存另一方。互相的轉化,不停的轉變,才能生生不息。
太極拳中處處體現着纏絲勁,簡單來説就是轉圈。每一圈既是前次的復始,更是前次的提高,這一點使我聯想到螺旋發展由松至緊直至穩固的道理。
太極拳是集中華武學之大成的拳法,有着深厚的文化淵源。它剛柔並濟,體現了陰陽二氣的循環交融,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人“仁智勇”三種品格的要求。
太極拳講究“以慢打快,以靜置動”,這是其精華所在。通過練習慢慢懂得吐氣靜心之炒,氣沉丹田,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由原來的心氣浮躁漸變為心靜如水,心裏便會生出説不出的舒服通泰。
作為一種流傳已久的修身養性健體之道,太極拳不光有其優美的動作,還匯天、地、人於一氣,由氣韻進而轉化為一種神韻。只有自身投入其中精心研習才能領悟。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用在打太極的身上,恐怕要不適用了。
正是做到了手到、眼到、心到,打太極的人自己本身才能感受到有一股回施的氣流通過身姿,眼神、步伐而交流傳遞。而對於旁觀者來説沒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總之,太極拳的修練是無止境的。這就需要我們潛下心來深入其裏,多動腦筋,體會動作的要求特點,方能瞭解到藴含其間的無窮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