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臟學説:人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其中脾對應土,而土壤是萬物生長之源,於是醫家藉此強調脾胃在人體中的重要性,並有“脾統四髒”之説。
金元醫家李東垣特別看重脾胃,尤其重視調理脾胃,被稱作“補土派”。補土,重在健脾益胃,在選擇中藥之時都會想到:蒼朮與白朮。《本草中國》第二季中介紹了國醫大師顏德馨將二藥搭配使用的經驗——前者祛濕運脾,後者益氣健脾,二者同用,事半功倍,妙不可言。
有意思的是,最早在《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中,是不分蒼朮、白朮的,至梁代陶弘景才有蒼、白朮之分。後來,隨着廣泛地應用,醫家對二者的功用有了確切地認識。李東垣清暑益氣湯,以蒼、白朮同用,配合黃芪、人蔘等治療氣虛受暑濕,證見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無力、睏倦、不思飲食、胸滿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膩、脈虛。清代張隱庵對二者功用的總結被廣泛認可: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補運相兼,則兼而用之。《本草經疏》説:“術,其氣芳烈,味濃,其性純陽,為除風痹之上藥,安脾胃之神品。”根據個人臨牀體驗,除風痹是蒼朮所長,安脾胃以白朮為優。
白朮:安脾胃之神品
白朮原生於山區丘陵地帶,現廣為栽培,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均有,栽培的數量以浙江為最。而浙江以於潛所產品質最佳,特稱為“於術”。
浙江天台亦產白朮,且有歷史地位,被叫“台白朮”。那年秋天,參加了挖白朮勞動,成行栽種的白朮被我們一行人一一挖起,剪除莖葉、鬚根,放在一旁晾曬。當時我年幼,只是幫工幹雜活,將挖出的白朮去泥、翻曬白朮。清楚地記得,老隊長拿起一個拳頭大的白朮説,我們種的白朮質量是很好的。只見他將白朮捏了幾下又拋了幾下,説道:“你看,個頭大,色黃亮,結實沉重,清香味濃,就是好白朮!至今還記得那時長者的神態,彷彿拿在他手裏的是價值不凡的寶物。”
白朮是一味補藥。自古關於補益類用藥總是有着各種各樣的傳説,白朮也不例外。相傳漢武帝巡視東方時,遇到一位老漢在農田裏做農活,面目似乎已有百歲高齡,卻精神矍鑠、容光煥發,身上有一種神仙般的氣場。還有什麼比長生不老更能打動皇帝呢?漢武帝立刻向老漢詢問養生之法,老漢回答説:“我85歲時,發白齒落。後來有一位道士教了我一個絕谷之法:不吃糧食,只把白朮煮來當水喝。我試着服用,沒過多久就長出了烏髮和新的牙齒!”
傳説自然不能太當真,卻也不會憑空而來,白朮確有補益功效而在臨牀實實在在地應用着。《蘭室秘藏》中積術丸,以白朮與枳實配合,用來治療痞滿,治療胃疾。《千金良方》白朮膏,即發白術熬膏,用於服食滋補,治療慢性腹瀉。
《本草匯言》講解白朮的功用,説白朮是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指出,脾虛不健,術能補之;胃虛不納,術能助之。勞力內傷,四肢睏倦,飲食不納,是中氣不足之證;痼冷虛寒,泄瀉下利,滑脱不禁,是脾陽乘陷之證;瘧疾經年不愈,久痢累月不除,是胃虛失治,脾虛下脱之證;痰涎嘔吐,眩暈昏眩,或腹滿肢腫,面色萎黃,是胃虛不運,脾虛藴濕之證。凡此諸疾,用白朮總能治之。
《本草中國》第二季介紹了孫女士的眩暈症。她是太湖漁民出身,長期的打漁生活讓她長年累月受到濕邪的影響,以至於現在回到城市生活之後,出現了眩暈了症狀,追本溯源,應是濕氣作祟,健脾化濕是最佳的治療方法。於是國醫大師顏德馨的傳人開出了五苓散和半夏白朮天麻湯這兩張對症處方,其中都用到了白朮,當然,根據他們的經驗,在方中又加入了蒼朮同用,一個月左右就治癒了孫女士的頑疾。
脾虛導致的慢性腹瀉,這一類病人也可以説與濕氣相關。素體脾虛,容易生濕,又往往飲食習慣不佳,導致出現了食少、腹脹、腹瀉等症狀,此時常用的一張方子叫“參苓白朮散”,也是一張經典名方,光看名字就知道白朮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這裏我們要用到的是炒制後的白朮,用方中往往會寫明“炒白朮”。而反之如果是沒有經過炒制的白朮,則會被稱作“生白朮”;生白朮所對應的病症恰恰是便秘,加大劑量用,往往有很好效果。同樣是因為脾虛,卻有可能引發截然相反的兩種症狀,即使治療用藥相同,對於藥品的炮製要求又是完全不同的。
蒼朮:除風痹之上藥
蒼朮被百姓所熟悉的,可能是因為每年端午節用於製作中藥香囊,芳香闢穢,祛病保健。
蒼朮的外形與白朮極為相似,但是生長條件卻極為苛刻,道地的茅蒼朮生長於江蘇鎮江茅山一帶。傳説李時珍在茅山懸崖發現了一支又高又大的蒼朮,芳香異常,長在一塊形如仙鶴的石頭上。李時珍慢慢走到巖邊,輕輕挖下這株草藥,只聽此時“啷”地一聲響,蹦起一塊小石,不偏不倚正好蹦到仙鶴巖的丹頂冠上,冠上竟一滴一滴地滴下7滴鮮紅的血珠。轉眼間,那岩石竟然真的變成了仙鶴,長鳴三聲,飛天而去。李時珍上前撿起蒼朮切開一看,裏面出現了7顆鮮紅的硃砂點。此傳説強調的是茅山蒼朮特有的、帶有硃砂點的特徵,其功能作用才是蒼朮中和上佳者。
蒼朮味苦性温,能入脾胃,燥濕健脾,能祛除困阻的濕濁,使脾胃發揮正常的健運功能;其辛香之性,主行散,能祛風勝濕,治療風濕痹痛的擅長,且可明目愈雀目夜盲。
臨牀中使用蒼朮的機率十分高,它是用於治療痛風的一味要藥,取的也是它的燥濕健脾、祛風闢穢功效。痛風,從中醫角度來説屬於痹病的一種,多為濕熱痹阻。而朱丹溪這張痛風方的雛形其實只有兩味藥:蒼朮和黃柏,命名為二妙丸,專用於濕熱下注導致的腰痛、足膝腫痛等。僅用兩味中藥,解決頑疾,豈不妙哉!此後,朱丹溪根據臨牀應用,在這兩味藥的基礎上又加上牛膝、薏苡仁,分別成為了三妙丸和四妙丸。之後又加入了活血化瘀等藥物,成為了最後的這張痛風方。
在門診上,有一個33歲的蕭山小夥子印象深刻。他是修汽車的,工作強度很大,作息也比較混亂,外賣和宵夜都是家常便飯,晚上睡覺也常常是兩三點。除了痛風,他還得了胃病。初診的時候,小夥子雙手的手指都已經彎曲困難,大腳趾又紅又腫,外側有核桃大的突出。開給他的主方是痛風方,根據當時發作的病情調整藥味。小夥子第二週來的時候,手指就已經可以彎曲了,腳趾疼痛也消失了。服藥一個月以後,再去複查尿酸等諸項痛風指標,恢復正常。叮囑他,日常要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嘴巴要管牢了,控制病情,降低復發幾率,不要讓疾病再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