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時,45歲的王先生每天都很忙碌,最近食慾大增,每頓飯都要吃三碗米飯,喝水量和排尿量增加,但體重卻下降了幾十斤,總以為是太勞累造成的。
前幾天,王先生秋收時被野生螞蟻叮咬,傷口持續時間沒有好轉,以至於傷口疼痛的不敢走路。由於擔心而就醫檢查,結果被診斷為二型糖尿病,醫生推薦王先生服用二甲雙胍。
王先生在用藥時急於求成而大量服用二甲雙胍,用藥2個小時後就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拉肚子、全身乏力等,三個小時後血壓急劇下降、神志不清等,立即撥打120急救,結果被診斷為乳酸性酸中毒,跟大量服用二甲雙胍有關。經過醫生的全力以赴,在重症監護室搶救5天才脱離危險。這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必須科學用藥。
常見的錯誤用藥有哪些?1、躺在牀上用藥
有些病人躺在牀上用藥,這樣會讓藥物在食道壁上粘附,降低藥物療效,也會刺激食道,輕則造成咳嗽,重則誘發局部炎症或損害食道壁。正確的用藥方法是坐着或站着,尤其是服用降壓藥物時應坐着,防止因體位性低血壓而暈倒。
2、隨意一日三餐用藥
藥物一日三次是指隔8個小時用藥一次,這樣能維持血液中藥物濃度,發揮藥物作用。若三次用藥集中在白天,可升高血液中藥物濃度,反而影響病情治療。
3、多種藥物聯合用
服用藥物的種類越多,帶來的副作用就越大,因此非必要情況下不能聯合用藥。舉例子來説,避孕藥跟抗結核藥或防溢血的藥物不能聯合用,可減弱避孕藥療效,從而導致避孕失敗;治療心臟病的藥不能跟甘草藥同用。
4、糖漿對着瓶口喝
喝糖漿或合劑有些病人直接對着瓶口喝,這樣會污染藥液,易造成藥液變質;同時也難以把握好用藥量,用藥量不足發揮不了藥效,用藥量太大可增加副作用。
5、喝太多水
用藥後不能喝太多水,以免稀釋胃酸,影響藥物溶解和吸收,通常固體藥搭配100毫升温水即可。服用止咳糖漿後5~10分鐘內不能喝水,此類藥附着在咽部黏膜而生成薄膜,減輕炎症反應,減少咳嗽。
6、用藥後立即運動
用藥後需足夠的時間被腸胃溶解和吸收,發揮藥物作用,這個過程中需血液參與其中。用藥後立即運動會使得太多血液流向四肢,流向胃腸道的血液減少,從而降低藥物療效。
科學用藥需知幾點知識是藥三分毒,在用藥方面需慎重,即使普通的感冒藥也是如此,不可擅自聯合用多類感冒藥,以免讓對乙酰氨基酚超標,傷害肝臟和腎臟,甚至導致肝衰竭。
現在越來越多人通過補充維生素來預防各種疾病和癌症,雖然維生素有益於機體健康,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補充維生素,是否要補充、補充多少,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的。因此,不能隨意亂補,以免造成維生素中毒。而且許多研究顯示,補充營養素是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幾率。
很多人都知道,頭孢+酒=毒藥組合,但其實許多藥物在服用期間是不能飲酒的,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等。同時拒絕濫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以免出現耐藥性和依賴性。
長期用藥者應定期去醫院做肝功能和腎功能檢查,以便於及早發現藥物副作用。
家醫君寄語王先生的事情絕不是個例,希望大家都能學習服藥知識,糾正一些服藥的錯誤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藥物的效用,且避免發生服藥意外。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