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園》,一羣智慧媽媽陪着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加入《媽媽育兒圈》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孩子總是自言自語,這正常嗎?是不是自閉症的表現麼?
如果家長們平日裏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寶寶們有時會自言自語,在家長不在身邊,孩子們獨自玩耍時,他們偶爾會自己與自己對話,説出一些童言童語。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孩子這樣的行為都十分可愛,充滿了童真童趣。但也有一些家長會有些擔心,甚至認為是自閉的表現。孩子們偶爾自言自語是正常的嗎?
為啥孩子會自言自語?
1.
練習説話
寶寶們自言自語的行為大多從一歲多開始,在三歲左右達到頂峯,而一歲到三歲正是寶寶們,初步掌握了説話,語言能力逐步提升的時期。
其實他們已經可以簡單的與他人交流,開始探索更多的語言技巧了,此時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自言自語就是孩子們的語言遊戲。
他們會主動模仿家人與喜歡的虛擬角色,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通過代入不同的角色,自己與自己對話。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玩的“過家家”。
通過不斷的對話,他們對於語言的掌握能力逐步提升,説起話來也更加流暢利落。如果你家孩子經常自言自語,這可能意味着寶寶更加外向,也更加聰明。大家無需過度擔心。
2.
排解孤獨
三歲的孩子早已學會了走路,也已經學會了説話,此時的他們已經從嬰兒逐步轉變為兒童,已經初步具備自我照料的能力了。
父母們對待他們的方法也發生了些許轉變。他們會給予孩子更多自主玩耍的空間,不會時時刻刻要求孩子帶在自己的視野之內。此時的孩子偶爾也會感到孤獨。
為了排遣孤獨與無聊,他們偶爾也會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給自己解悶,他們需要更多的娛樂方式或社交生活。
3.
表達思維
人類的言語活動分為兩種。一種用來和他人交流,被稱之為外部言語,大家用中文與他人交流,在紙張上寫下文字,都屬於這類言語活動。
另一種言語活動被稱之為內部言語,什麼是內部言語呢?外部言語是與他人對話,內部言語自然是與自己對話了。
大家在獨自思考時,有時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有時會被轉換為腦內的聲音呢?這便是內部言語在發揮作用,這些在腦內説的話,並不會真正的發出聲音來,大人們是可以很好的將思考與表達分別開來的。
但是小孩子們,尤其是兩三歲的寶寶們很難將兩者區分開來,此時他們逐漸養成邏輯思考能力,但有時卻忍不住用嘴巴將腦內的想法表達出來。因此大人們可以很直觀的通過他們之間的語言,瞭解到他們心裏在想什麼。等到他們逐漸長大,社交經驗多了一些之後,類似的狀況便會逐漸減少最終完全消失。每個人幾乎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家長們無需過度擔憂。
因此,孩子們偶爾自言自語是非常正常的,並不是病態的表現,反而有利於孩子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大家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獨處時間,讓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的自己對話。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我正在趣友圈裏與趣友們互動,在搜索框內搜索趣友圈,找到“媽媽育兒圈”,加入後就能看到更多媽媽分享的育兒知識。您也可以把您喜歡的內容轉發到圈子裏哦,和更多的趣友門一起分享交流,快來圈子裏發您喜歡的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