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有這五個“短板”,父母護理要當心,不要做後悔的事
文/可馨育兒
説起剛出生的小嬰兒,大家的第一感覺是什麼?長得不甚好看,還是可愛軟糯得讓人在抱的的時候都不敢用力呢?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父母照顧孩子時總是小心翼翼,可即使如此,小孩子還是不可避免地生各種“小病”。
其實,小孩子也是有“短板”的,父母照顧的時候要注意。
1、胳膊很脆弱
小孩子的一切都是處於生長髮育過程中的,胳膊即為其中之一。
王女士在與三歲的兒子玩時,兒子不太聽話,坐在院裏的地上不起來,王女士就去拉孩子,可能是沒控制好力道,在拉孩子幾次之後突然聽到孩子説自己的胳膊疼,王女士也沒放在心上,領着孩子進屋了。晚上給孩子脱衣服時,又聽到孩子説胳膊疼,王女士不得不注意起來,於是馬上帶了孩子去看胳膊。
檢查結果出來孩子被判定為拉傷,雖然這在小孩子中很常見,但仍要重視起來。小孩子如果經常拉傷,可能就會造成習慣性地拉傷,甚至脱臼,到那時小孩的胳膊就變得異常敏感了。
所以父母要注意了:抱孩子要掐着孩子的胳肢窩將他們抱起,而不是拉着孩子的胳膊把他們拉起來,再掐胳肢窩。在與孩子玩時,不要太用力地去拉扯孩子的胳膊,即使一定要拉孩子,也要控制力氣大小。
2、脖子太柔軟
從孩子剛出生到六七個月為止,他們是沒辦法自主坐立的。想必大家也經常見到一些寶媽一手拖着孩子頭部,一手拖着屁股的場景,那是因為孩子的脖子太軟了,真的就像沒有骨頭一樣,壓根支撐不起頭部的重量,大人如果不一直拖着孩子的頭部,那寶寶的頭可能就會軟軟地耷拉着,這於他們的頭部及頸部的發育都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新手爸媽們要記得:不要大力搖晃孩子的腦袋,孩子脖子本來就夠柔軟了,如果再搖一搖,孩子的脖子豈不是更無法支撐起來了。至於一些更危險的行為,比如把孩子拋在半空中再接住,除非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不然這類行為一定是被禁止的。
3、囟門未閉合
“囟門”分為兩個部分,在孩子頭頂中部的的位置有一塊區域,細心的新手家長們可能也發現了,這塊未完全合縫的區域就叫“前囟”。“後囟門”位於靠近脖子的位置。通過察看寶寶囟門的變化可以判斷寶寶的身體有沒有生病。
通常剛生下來的嬰兒後囟極小或是已經閉上,最晚出生後40天也會合上。而前囟隨着寶寶頭圍的變大也會呈現一致的變化,180天后才會慢慢變小,直至完全閉合。
“囟門”在未完全閉合之前,經常可以看到此區域皮膚的跳動。對此新晉父母們也不要大驚小怪,這是正常現象。
只是記得不要用手去觸摸或是按壓這塊區域了。畢竟是孩子的腦袋,“囟門”下就是孩子的腦組織了。家長們要學會觀察“囟門”的變化,學會分辨某些異常的現象。
4、肚子易受涼
孩子不是餓了,不是尿了,也不是渴了,可就是哭個不停,這讓一些新晉爸媽們很是迷惑。孩子又不會説自己哪裏不舒服,家長也無從判斷。如果孩子無緣無故地哭,那也許是他們覺得肚子疼。小寶寶不是成人,孩子肚子疼可能是因為晚上睡覺時候蹬被子受涼了,所以第二天會表現為肚子疼。
如何預防寶寶肚子受涼呢?多數家長認為這是防不勝防的,尤其是晚上,孩子睡覺蹬被子不一定能及時發現,關於這點預防也是可以的,只是家長要辛苦一點了。
但是其他時候就簡單多了,比如換尿不濕時動作要快,不要讓孩子的肚子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太長。冬天穿衣服時,先把孩子的衣服捂熱,如果是在夏季,不要讓寶寶在空調屋裏待太長時間。要及時察覺温度轉變,為寶寶做好保暖。
此時新手爸媽們就可以諮詢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用正確的方法給孩子揉一揉肚子。不要隨便聽信一些建議給孩子肚子上貼膏藥什麼的,如果孩子沒有什麼過敏物質還好,可如果孩子對藥裏面的某些成分過敏就不好了,最後肚子疼沒治好,還又過敏了,不是讓孩子遭罪嗎?
5、皮膚易過敏
曾在診所裏見到過一位奶奶帶着孫子去就醫,奶奶説孫子這幾天老是拉肚子,醫生就建議給孩子貼膏藥,奶奶當即就説孫子易過敏,可醫生又説這藥全是植物成分,不會過敏的,那位奶奶也是別無他法,聽從了醫生的建議。
從診所回來沒十分鐘,孫子就不舒服了,揭開膏藥一看,肚子上紅了一圈,孩子的媽媽一番詢問下來對奶奶解釋到道,孩子並非是對藥過敏,而是對膏藥上的膠過敏。孩子奶奶聽完也很是自責與懊悔。你看啊,這便是隨便給孩子用藥造成的後果,原來的肚子疼沒治好,又新增了一個過敏。
關於過敏,建議大家去醫院查過敏源,總不能在孩子過敏之後再去採取措施吧。如果在生活中發現了孩子對某樣東西過敏,記得去醫院詳細地查一查,興許孩子過敏的物質不止這一個。然後在照顧孩子時就要注意了,儘量避免孩子接觸到過敏源。
曾見過一個男孩子因為過敏而吃藥但病情就是不見好轉,後來去醫院一查,孩子的過敏源裏有雞蛋,恰恰孩子吃藥的這段時間也在吃雞蛋,後來不讓孩子吃雞蛋了,他的過敏才慢慢好起來。對於一個連雞蛋都過敏的人你説他的過敏物質能少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樣偉大。不為人父母,真的不知道孩子是這麼難帶的,關於如何照顧小孩子,如何讓他們健健康康,遠離疾病,總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執筆:思歸)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