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的家庭是“4+6”的模式,顧名思義就是4個老人加上父母的形式,所以當家裏有了一個小寶貝時,説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不為過。
而且隨着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家長都抱着一種“我受過的苦不能讓孩子再受一遍”的想法,對孩子的一切事物基本上是有求必應,漸漸地也就讓孩子養成了無法無天的性格,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對家長吼叫、發脾氣,全然沒有對長輩的尊重。
小賀前兩天上班出門比較早,就打算在外面餐館吃一口麪條,因為早餐店附近就有一所小學,等小賀進店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家長帶着孩子在吃飯,好不容易小賀才在角落裏找到一個地方。
在等面的時候,小賀注意到自己的對面坐了一對母子,那個男孩大概是七八歲的樣子,旁邊放着書包,一直在玩手機,而孩子的媽媽就坐在孩子的身旁,兩個人只點了一份面。
老闆將面端上來了之後,孩子的媽媽就將面上的肉夾了起來直接餵給了正在打遊戲的兒子,而男孩頭都沒抬就張嘴吃了進去,隨後還嫌棄媽媽擋住了他的視線,像躲“病毒”一樣往旁邊躲着。
原以為孩子正在打遊戲騰不出手,小賀最開始看了兩眼也就沒在意,但是男孩嘴裏嚼了兩口肉之後就吐了出來,還説:“又燙又難吃!媽,這麼燙你怎麼就餵給我啊!”
男孩的聲音並不小,在不大的一家店裏聽得特別清楚,就在大家都以為寶媽會發火的時候,這位媽媽卻説:“是媽媽不好,媽媽下次注意好不好,你先把面吃了,快要到上學的時間了!來,媽媽餵你!”
説着這位寶媽就夾起了一點麪條仔細的吹涼之後餵給了自己的兒子,讓小賀覺得無語的是,男孩遊戲雖然打完了,但這孩子就像是沒長手一樣,全程是媽媽“伺候”着吃飯。
男孩大概吃了小半碗就不吃了,但是孩子媽媽大概是認為兒子僅僅吃這些東西會餓到,又夾起了一片肉,温柔地哄勸道:“乖兒子,吃了這片肉我們就不吃了好不好?”,
“哎呀,我不吃了,你怎麼還喂啊!你煩不煩啊!”男孩一邊大聲説着,一邊用手擋,一個沒注意寶媽的筷子直接掉在了地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響,這下子這對母子徹底吸引了全店人的目光。
小賀憑藉着小時候多年捱揍的經驗,覺得這下男孩肯定要屁股開花了,誰知道這位寶媽臉上的神情淡定的卻彷彿習慣了一樣,撿起筷子放到了桌子上,結完賬就帶着兒子走了出去。
等這對母子徹底走出餐館後,小賀聽到身邊的幾個顧客小聲的感嘆説:“這媽也太慣着孩子了,這樣下去這孩子遲早被養廢了!”
家長的溺愛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1. 孩子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孩子性格的養成是由本身的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決定的,而現在一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寶貝疙瘩,所以家裏的長輩們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這一個孩子身上。
孩子想要什麼有時候還沒來得及説就被家長買回來了,甚至在部分家庭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會相互攀比,今天你給孩子買零食,明天我就給孩子買玩具,這樣的情況就讓孩子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蜜罐”裏,要什麼有什麼。
孩子在3歲左右就會出現自我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同,家長往往會發現孩子在這個時期會出現一些“中二”的表現,而且家長這種溺愛,會更加助長孩子這種氣焰,漸漸地就會養成孩子無法無天的性格。
2. 孩子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是隻顧着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於其他周圍的人往往是缺乏關心和關懷的,他們經常是以自我為中心,要求所有人都要滿足自己的想法,這種表現並非是孩子自信的表現而是孩子自負的表現。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本聽不進去其他人的任何建議,只要自己認為這件事情是對的,那麼其他人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所以孩子根本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僅憑自己的意願行事。
3. 缺乏獨立性,過於依賴父母
溺愛孩子的家長往往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那就是包辦孩子的一起,小到幫孩子收拾屋子、收拾書包、給孩子穿衣服,大到幫孩子安排人生、安排職業規劃等等。
但是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缺乏獨立性,在很多事情上過於依賴父母,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小時候自己還能幫忙做,但是等到長大之後又有誰會幫忙呢?
家長對於孩子的愛確實非常值得尊重,但是過於溺愛孩子,往往帶給孩子的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