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小徐的孩子今年三歲半,最近莫名的發現孩子喜歡再自己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忽然插話。

一開始大家覺得有趣,空降的小傢伙總讓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但小徐最近發現,孩子插話的行為,愈演愈烈,甚至很多時候顯得十分沒有教養,讓別人覺得非常不禮貌。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小徐擔心這種行為再進展下去,會不會成為孩子的習慣,畢竟,沒有人願意再談話中一直被打擾,特別是當家長再探討工作或者重要話題的時候。

雖然很多人説,孩子喜歡插話不一定是壞事,但放任不管肯定也不是什麼好事,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如果不能恰當的處理這件事,或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他以後羞於表達,如果蜻蜓點水的説教,孩子又意識不到,如何拿捏這個分寸,確實很令人煩惱。


只要我們充分的瞭解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並且掌握了這種行為背後的需求,其實孩子喜歡插話的行為是很容易被轉化過來了。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孩子為什麼喜歡插話

一、孩子在大人的對話中產生了疑問

二、再話題中找到了“共鳴”也想要參與討論

三、希望你們再聊天的時候不要忽視我

四、我在遊戲中遇到麻煩了,快來幫幫我

五、在我第一次插話時,你們都很開心,我希望自己可以讓你們感到開心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沒教養、沒禮貌是成年人在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對孩子來説,他們就是一張乾淨無暇的白紙,如果家長沒有可以給他冠上沒有禮貌的標籤,他們根本不明白什麼是禮貌,更不清楚哪些行為是不禮貌的。

如果家長可以在孩子第一此出現插話的行為,就給於正確的理解、解讀和疏導,孩子是不會有這樣的行為習慣的。

而且很多孩子的“不恰當”行為,大都是因為家長給於了太多關注而引發的。插話只是一個行為、後續我們也會提到吐口水、説髒話等等。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三個方式處理孩子插話的問題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質疑和共鳴,或需要關注和求助時,第一要素是保護孩子自尊心,千萬不要不耐煩或者當面教育甚至呵斥孩子。

如停下來説:”哎呀,寶寶竟然也跟着在思考呢,你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媽媽一會一定好熬好跟你探討。但是現在這個時間是我和阿姨的,寶寶要等一等。”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並且事後一定要記得履行對孩子的承諾,在私下跟孩子説,當別人正在交流的時候突然插進來會很唐突,如果真的有問題,可以在談話間隙中提問,可以立刻回答寶寶的,媽媽一定第一時間回答,如果不方便,寶寶就等一等。

如果你真的很想表達,可以徵求一下阿姨的意見。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2、指出孩子的問題也是講究時機的

沒有人喜歡在做錯的時候,被人指責,但是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做正確是接受鼓勵。

如果孩子有一次沒有插話,可以過後跟孩子説“媽媽有注意到剛才你很想説話,但是媽媽看到你忍住了,真的特別棒,你知道棒在哪裏麼?

孩子一定搖頭。這時候告訴他,因為能安靜聽別人説話,不打岔是對別人的尊重,這個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小朋友在插話,讓孩子看別人的行為,對孩子進行提問,媽媽覺得剛才的小朋友隨意打斷爸爸媽媽説話,很不合適,寶寶覺得呢?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很強,他會在別人身上看到問題以及思考自己的解決辦法。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3、身教大於言傳,跟孩子説一百次,不如做給孩子看一次

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有時候孩子的一些不恰當行為都是受身邊大人的影響,這種”模仿“或許來自父母、日常照料者、甚至路人甲,但是父母的行為,是影響一個孩子最關鍵的一部分,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待人接物的表率,給孩子做以引導。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正確的解讀了孩子的行為,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我意識和行為。

面對孩子常出現的15種行為表現,我們會做一連載,下一期我們一同探討孩子説謊的原因,孩子為什麼會開始説謊呢?面對孩子第一句謊話,媽媽們如何引導呢?明天我,我們針對孩子説謊的行為,會加以詳細解讀。

如果你覺得本次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大家點贊、轉發,也歡迎媽媽們在評論區暢所欲言,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享受育兒,輕鬆培養好孩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5 字。

轉載請註明: 兒童常見的15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分析——插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