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逐漸減退,日常生活能力每況愈下……阿爾茨海默病偷走了親人的健康,令無數家庭心碎。在9月21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到來之際,記者採訪專家瞭解到,阿爾茨海默病需要“早防早查早治”,儘早採取積極干預措施,耐心呵護“老小孩”,能夠幫助他們對抗遺忘、改善生活質量。
中國60歲及以上患者達千萬 目前尚無法治癒
換衣服、洗頭要“哄”,重複的問題要一遍遍回應……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母親時,張女士極為耐心,儘管“總是在努力完成對普通人而言很簡單的小事”。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類型,常常表現為記憶減退、詞不達意、思維混亂、判斷力下降等腦功能異常和性格行為改變等,年齡越大,患病的風險也越大。
“這是一種伴有複雜病理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法治癒。”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毛之奇説,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發病症狀較為隱匿,其典型症狀通常會在疾病病理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表現,晚期患者甚至完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
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達千萬人。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發病人數或將持續增加。“腦海中的橡皮擦”正悄無聲息地抹去許多老年人的記憶,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圖為毛之奇正在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做腦深部電極植入手術。(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供圖)
目前,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可以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改善認知功能,減少併發症。毛之奇介紹,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常用藥物包括乙酰膽鹼酯酶抑制劑等;一些最新的國際前沿治療手段,如經顱交流電刺激、腦深部電刺激手術等,對部分患者初步顯示出延緩疾病進程的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讓無情“橡皮擦”擦得慢一些
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而言,熟悉的家漸漸成了陌生的“孤島”。他們需要來自家人的理解和幫助,好讓無情的“橡皮擦”擦得慢一些。
“良好的健康管理策略可能有助於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唐毅説,這些策略包括管理好吸煙、抑鬱等危險因素,進行藥物及神經調控治療、認知訓練、定期複查等。
家有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照料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北京協和醫院主管護師金雪妍建議,家人可從心理、生活環境等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幫助——
為老人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物品擺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幫助和鼓勵老人多讀書看報、翻看老照片,回憶當年趣事;為老人準備的三餐要按時、按需、有營養;監督老人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多組織一些老人喜歡的家庭活動,讓他們保持愉快的心情……
“當老人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時,要用耐心、換位思考和引導的方式來應對,找出誘因並用合理的方式解決,而不是採取與之對抗的方式。”唐毅還提示,應做好對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持續性監護,同時,應避免老人在外獨處,以防走失。
“早防早查早治”至關重要 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行動
很快忘掉剛剛發生的事情,對原來的愛好失去興趣,性格或行為出現變化……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現象,都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跡象。
專家提示,當發現老人出現阿爾茨海默病徵兆時,家人應及時陪同其到綜合醫院的老年病科、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記憶門診或精神衞生專科醫院就診。
“早期篩查有利於更早發現易感或高危人羣。”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痴呆與認知障礙學組副主任委員魏翠柏説,對於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而言,早期發現可以及早干預治療,防止疾病向更嚴重階段進展。
研究發現,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就診率低,並且就診時多處於疾病的中晚期,大多數患者錯過了治療效果更佳的干預時間窗,“早防早查早治”至關重要。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65歲及以上人羣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為預防和減緩老年痴呆發生,國家衞生健康委日前正式啓動老年痴呆防治促進行動,明確“指導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1次認知功能初篩”;此前已組織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與干預試點等工作。
國家衞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科普宣教、預防干預、早診早治等老年痴呆防治工作,呼籲全社會積極關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羣體,給予他們更多關心和愛護。(記者田曉航、李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