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這2個錯誤別再犯!收好這份“科學進補指南”!

貼秋膘,這2個錯誤別再犯!收好這份“科學進補指南”!

立秋後很多人都有“貼秋膘”的傳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纓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炎熱的夏季,人們的勞作並未減少,能量的消耗大大增加;大多數人食慾下降,經過夏天,體重往往下降;立秋之時,暑熱逐漸減退,食慾大大增加;秋季是收穫的季節,食物日益豐富,這時多吃些肉食,增加營養的攝入;秋後寒冬即將來臨,尤其在北方,要做好營養的儲備,增加抵抗力,保暖禦寒,順利度過嚴寒。

貼秋膘,

這2個錯誤別再犯

錯誤一:所有人都需要貼秋膘

李纓表示,雖然當前夏季一如既往的炎熱,但是現代人勞作大大減少,更關鍵我們有空調、有風扇。在空調房裏,大多數人食慾不減,體重不降反升。就是有一部分人體重下降,還在肥胖範圍或超重範圍,再貼膘實屬不該;秋冬季食物同樣豐富,不用考慮如何越冬的問題。只有少數人需要貼秋膘。李纓提醒,對於消瘦以及營養狀況差的人應注意調整飲食,增加能量、蛋白質的攝入,這些人適當貼秋膘是可以的。

錯誤二:貼秋膘就是要吃肉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在以前,“貼秋膘”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肉貼膘”,吃一些紅燒肉、白切肉等。可相比於肉類匱乏的古代,我們現在每天都可以隨意選擇各種各樣的肉類,這時候再盲目“貼秋膘”,就會帶來肥胖和超重的問題了。尤其是秋冬季節,相比春夏兩季,我們平均每天會多攝入220千卡的熱量,大約等於一塊瘦肉、一個雞蛋再加半碗粥的熱量,所以秋冬季節本身就容易發胖。左小霞建議,“貼秋膘”前,要先分清自己是否屬於需要“貼秋膘”的人羣。即使是需要“貼秋膘”,也不是一定要選擇大塊吃肉,相比之下,魚、瘦肉、禽類、蛋類、奶類、豆製品等,進補效果更佳。

根據“三秋”時段科學進補

李纓表示,秋季飲食應以潤燥為主,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新鮮蔬菜和適量的水果。主食除了白米白麪,適當增加粗雜糧,薯類、芋頭、山藥等健脾養胃的食材非常適合秋季食用。魚蝦、大豆及其製品等蛋白質類食物要多樣化選擇,控制總量。此外,秋季天氣轉涼,這時千萬不要貪涼,少吃一些冰鎮的飲料、瓜果,調整好脾胃。

左小霞建議,不妨根據“三秋”來進補。相比“貼秋膘”,根據初秋(農曆七月)、仲秋(農曆八月)、季秋(農曆九月)不同階段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補更為重要。

初秋:我們常把這個階段稱為“秋老虎”,此時陽光依舊充足,也會稍有燥熱,但是早晚温差正在逐漸加大。這個時候一定要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入,老人常説的“秋瓜壞肚”就是這個道理,尤其脾虛胃寒的人羣更要謹慎。此外,初秋氣候還比較濕潤,不會像仲秋、季秋時那麼幹燥,所以這個階段要注意利濕健脾,可以適量選用蓮子、紅豆、薏米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仲秋:此時草木逐漸枯黃,天氣轉涼。尤其在北方,空氣的濕度開始減少,變得乾燥,讓人出現口乾、鼻幹、舌幹甚至便秘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潤燥,可以吃些秋藕。秋藕脆的適合涼拌,面的可以煲湯、燉菜。此外,蜂蜜和梨也是秋季的絕佳選擇。梨生吃和熟吃是不一樣的,生吃可清熱解毒,對便秘及小便赤黃都很有效;梨熟吃還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對緩解咳嗽很有效。

季秋:這個階段天氣非常涼,此時需增加營養和熱量,提高免疫力,同時少吃寒涼的食物。比如,百合煮粥、枇杷幹泡水都是美味又健康。自己製作桑葚膏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取幹桑葚適量,加入少許冰糖、蜂蜜,加水熬製黏稠狀,放涼後置於冰箱保存,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水食用。

(健康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6 字。

轉載請註明: 貼秋膘,這2個錯誤別再犯!收好這份“科學進補指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