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小學生作文“一碰就炸的媽媽”火了。
孩子生動地描寫家裏的氛圍:煲湯時,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往鍋裏丟了家裏最後的四個扁尖,媽媽想制止,沒來得及,於是大發雷霆;
吃飯時,爸爸抽了兩張餐巾紙用來放骨頭,媽媽再次生氣:“吐骨頭為什麼要用餐巾紙,為什麼不用盤子?”
最後無奈感嘆:“病毒再不清零,媽媽的温柔就清零了,到那時候,日子還怎麼過啊?”
在孩子鮮活的文字裏,我們看到了長期居家隔離時,媽媽的焦慮和困擾,也看到了瀰漫在這個家庭裏的愛。
《舌尖上的中國》裏有一段話: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一個家最真實的關係,就呈現在一方餐桌前。
有研究發現,孩子的閲讀、寫作和算術能力,高中的學習成績,大學入學考試的分數,還有其他很多學習方面的表現,都和晚飯怎麼吃有關。
加拿大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記者和作家蘇珊·平克在走訪中發現,跟親近之人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可以讓你擁有更強的身體免疫力、學習力和生理上的恢復力,她將這種現象稱為“村落效應”。
在全世界長壽人口眾多的地區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保持着村落般的人際關係,人與人能常常面對面溝通,為彼此提供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
這種效應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尤其明顯,蘇珊·平克綜合多項研究證明:跟獨自縮在屏幕前用餐的孩子相比,經常跟家人一起吃飯會讓孩子更擅長閲讀和寫作,讓青春期的少年更加幸福健康。
從牙牙學語的幼兒期,到性格反叛的青春期,再到年輕的青年歲月,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詞彙量就越大,也更不容易走向歪路。
一方面,分享食物是一種親密的行為,體現出了家人之間的緊密連接。另一方面,孩子和父母也可以藉此機會詢問彼此的情況,增強彼此的感情。
餐桌不僅是一個吸收熱量的地方,你還可以在這裏分享故事、信念、教訓和八卦。
一起吃飯聊天的家庭,更有可能養育出心理更健康、在學校表現也更好的孩子。
研究人員對將近60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家庭展開了追蹤調查,從孩子3歲時開始,每年觀察和記錄他們的行為,直到他們完成高中學業。
最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給每個家庭發了一台錄音機,吃飯時把它放到餐桌上。
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會説出一些成年人不可理解的話,比如三歲的湯姆説:“我睡着的時候看到很多動物,我做夢,睡醒之後它們還在……”
母親沒有敷衍地告訴他“只是做夢,好好吃飯”,而是跟他展開了討論:
“真的嗎?你夢到了什麼?”
“一隻大怪獸,媽媽,它的身體……它咬下了我的脖子、戳我的眼睛。”
“你還記得我跟你説過怪獸是什麼嗎?它們只不過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罷了,它們只生活在電影裏。一些想象力豐富的傢伙創造了它們,還有各種各樣的特效,讓它們看起來特別可怕。
而且我不會讓任何怪獸傷害你。”
一段生動的對話,包含了講故事、新信息、母親的撫慰等等,還有複雜的詞彙。
另外一些父母只顧着自己聊天,和孩子的對話只有教訓:“坐直了!嚼東西的時候閉上嘴巴!”
還有的父母在用餐時一言不發,因為他們覺得,食不言,寢不語。
一遍又一遍跟孩子談論夢境中的怪獸,可能會讓人感到無聊和麻木,他們正是在幻想中一點點認識世界的。
父母和孩子同頻的交流,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詞彙量和語言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同理心。
他們被理解了,才會學會去理解別人。
美國心理學家、飲食功能失調專家黛布拉·弗蘭科追蹤了近2400個年齡介於9~19歲之間的女孩,在9~11歲間“從來沒有或者幾乎沒有”跟父母一起吃過飯的女孩,更有可能在青少年時期對生活感到絕望,開始吸煙,養成奇怪的飲食癖好。
家庭聚餐的儀式,能增強孩子們的歸屬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候,成為他們的“心理安定器”。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外面承受着極大的壓力、或者受了委屈,只要回家能面對一餐熱騰騰的飯菜,有願意聽自己吐槽的爸媽或是伴侶,那些委屈就會得到治癒。
而童年時能在餐桌上和父母敞開聊天的孩子,在成年後會有更強的心理承受力。
《教父》有一個細節,一次吃飯的時候,邁克和手下談論幫派的事情,邁克的姐姐提醒他説:“父親從來不會在餐桌上當着孩子們的面談’生意’。”
邁克愣了片刻,停下了嘴裏的“生意”。
哪怕是在外面刀光劍影的“教父”,回到餐桌前,也要做一個親切、有耐心的“家人”,聊有趣、温馨的話題,讓餐桌成為體會家庭温暖的最好地方。
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在每個人生階段,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在關係中得到的能量,都會影響我們的安全感、思維方式、認知能力,甚至健康程度。
楊絳在《我們仨》裏寫到了很多吃飯的場景。
女兒錢媛出生在英國,“我們用大鍋把雞和暴醃的鹹肉同煮,加平菇、菜花等蔬菜。我喝湯,他吃肉,圓圓吃我。”
錢媛長大了,常常給父母做菜,“她買了一隻簡單的烤箱,又買一隻不簡單的,精心為我們烤制各式鮮嫩的肉類,然後可憐巴巴地看我們是否欣賞。
“我勉強吃了,味道確實很好,只是我病中沒有胃口。我怕她失望,總説:’好吃!’她帶信不信地感激説:’娘,謝謝你。’或者看到爸爸吃,也説:’爸爸,謝謝你。’我們都笑她傻。”
一日三餐,是最日常的生活,越是日常,越能夠提供一個空間,在家人之間建立心靈的連接。
在飯桌上,我們談論哪個菜最好吃、哪個同學上課搗亂、哪個菜攤的菜最新鮮,誰家又有什麼八卦……
這些融入在飯桌前的細碎瑣事,構成了孩子對家最深的依戀,也是一個家最真實的温度。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