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於健康養生方面醫師慧醫師,關注我每日分享正確的健康養生資訊,養生我送您“四個要”,一要早睡早起;二要早晚運動,多多鍛鍊;三要謹慎換衣,預防感冒,四要樂觀向上,心胸寬廣,願您沒事多鍛鍊,健康常相伴!好了廢話不多説一起來看今天分享的內容。
脾,人體五臟之一,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認為,脾主升清,可運化水濕,把水谷變成人體所需的精微物質,《素問·經脈別論》中對於脾的功能講道“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配合肺、胃,腎、三焦、膀胱等臟腑,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主要用於運化身體水濕,如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濕,人體很容易濕氣重,則可表現為身體乏力,大便溏泄,身重浮腫等症。
脾不好,少做3事
過度思慮
思,一般意義上理解,就是集中精力考慮問題。過度思慮,就是一直長期的集中精力思考問題,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慾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等。思慮過度不但傷脾,還會導致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飲食無度
飲食無規律,暴飲暴食,飲食無度,非常容易損傷人體中氣,而中氣,直接關係到脾的好壞,中氣足的人,脾就健康,肌肉就會結實,一舉一動虎虎有生氣,説起話來也響亮而自信,這就是人們平常説的“中氣十足”。否則,中氣不足,脾臟就會受累,或是處於亞健康狀態,人就會黃瘦、怯懦、行動猥瑣,言語怯懦,處處不自信等。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在《黃帝內經·素問》的宣明五氣篇説道“久坐傷肉”“久坐傷肉”中的“傷肉”,傷的其實就是脾。中醫認為脾是主肌肉的,久坐,就是缺乏運動,肌肉無力自然會反過來累及脾,長期的久坐不動就會引起脾氣虛弱,影響水濕代謝,身體就容易濕氣重,而濕氣重,脾更加運化不動,吃進的東西無法被有效的吸收,非常容易形成虛胖。
脾不好,遠離3物
寒涼食物
古人云“寧事温補、勿事寒涼”中醫認為,飲食不當,食用性質寒冷的食物,容易損傷脾陽,中醫講叫脾陽不足。而脾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如果脾陽不足,就會影響食物的運化,導致氣血不足,所以寒涼食物最傷脾,脾不好的人一定要少食寒涼食物。
油膩食物
油膩的食物很傷脾,因為它們都不容易消化,如果長期吃油膩食物,它們就會像狗皮膏藥黏着你,賴着不走,讓脾疲憊不堪,凡是重口味的食物,其需要消化的能量就會增多,讓自己通過進食來增加消化的能量,形成惡性循環,越吃越虛,根本不能完全代謝吃進去的東西,就會生成痰濕,成為垃圾、廢棄物存在自己的身體裏,增加體重,對脾造成傷害。
辛辣食物
辣椒性熱,易生肝火,肝旺而脾土受克,辣椒是大辛大辣的食物,吃多了是會使得身體處於陰虛的狀態,耗竭津液、煉液成痰,導致痰濕內生,出現頭暈眼花、濕熱下注等,形成濕疹,經常吃辛辣食物會造成脾胃功能低下,影響人體健康。
養脾,常吃4黃
燜小米
《黃帝內經》有理論五色養五臟的説法,其中黃色對應的是脾胃。那麼在五穀中,小米也就是首選的養胃佳品。但養脾,就要吃“燜小米”,為什麼要選擇“燜小米”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所説小米可“治反胃熱痢,補虛損,開腸胃”。可見小米雖有養胃的功效,但針對的是“反胃熱痢”,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脾胃經,如果有胃熱可用小米煮湯喝,清胃熱,生津止渴,但如果脾虛寒,容易傷脾,養脾,就要吃燜小米,燜小米可緩解小米的涼性,還能起到健脾的作用。
玉米
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經、腎經、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健脾滲濕、平肝利膽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其能“調中開胃”,《本草推陳》則稱其為“健胃劑”。玉米性平,味甘。有研究主為玉米具有益中補脾、止痛消腫、利尿、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土豆
土豆對我們大家來説是最普通而有常見的一種蔬菜,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土豆所含的營養豐富, 用對機體有抗衰老的作用經常食用,會使身體健康,土豆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對於脾胃有很好的預防保健作用。
雞子黃
雞子黃,也就是雞蛋黃,中醫認為,雞子黃性甘平,性質平和,能通補氣血陰陽,歸心脾、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心、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於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神疲乏力,陰虛血虧、心腎不交之心煩不眠、四肢抽搐,以及虛勞吐血等病證,對於養脾有很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