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麼。因為他們來自外星,他們是天上的星星。你們這些地球人,顫抖吧!——星爸
朋友發來一段視頻,講的是家長們輔導孩子作業時,對孩子的答案感到憤怒、無奈、笑噴、尷尬、意外。大人們在憋出內傷後,紛紛感嘆:現在的孩子太難教了!
大不溜,小不溜
相信家裏有學齡期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如何對付這些外來物種?如何和這些可愛的星星們相處?就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了。
別怪我,我也是照着拼音讀的!
遵從孩子發育規律,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思維邏輯
一份來自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兒童跟蹤研究報告指出,2-8歲的孩子一般會經過這樣一個變化過程:由“不”字當頭,一意孤行,佔有慾強,自私霸道—>發展到易於接受,也樂於分享—>再發展到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再發展到開朗愉悦,懂事講理,想做個好小孩,討媽媽歡心—>再發展到叛逆、個性極端兩極化—>再發展到不和你頂嘴,卻也不那麼喜歡與人交往—>再發展到性格外向而開朗。
大家看到沒有,每個年齡段孩子都有不同的情緒和性格特徵,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情緒。這些變化影響着他們的生活、玩樂、學習。所以家長們要因地制宜,遵從孩子發育的規律,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思維邏輯。
大人和孩子的思維方式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人是邏輯思維,孩子是形象思維。大人是問題推導思維,孩子是發散聯想思維。大人是雙向可逆思維,孩子是單向推進思維。大人有輕重緩急概念思維,孩子沒有主次概念思維。明白了大人和小孩的思維方式不同,就能科學的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了。
那麼,如何科學的輔導孩子作業呢?
先肯定孩子,再引導孩子理解正確的答題思維
猴dei?兄dei?
請念一下這句話:
“研表究明,漢字的序順並不定一能影閲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後,才發這現裏的字全是亂的。”
你看,你很完整的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但是部分漢字的順序並不正確,這種現象叫慣性思維排序。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也難免。當他讀拼音時,難免會顛倒順序。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要給孩間長大。
親愛的家長們,無論你下一秒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看到多麼不可思議、慘絕人寰、懷疑人生、顛覆三觀的答案時,都要試着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先肯定孩子的做法,再通過分析問題,逐步引導孩子按照正確的思路答題。
畢竟,不是誰都能生出下面這樣的孩子,這得靠運氣。
每年招收20人?好吧,你們是天才!
電影《無名之輩》告訴我們:人這一生,終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陳道明參加節目時説過"世界上沒這麼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要甘於寂寞,甘於平凡。但是,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
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平凡,也沒有一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平凡,但平凡不代表一事無成。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大部分孩子的一生都是平平凡凡的長大、結婚、生子、事業、育兒、變老。我們不求孩子轟轟烈烈,只求健康快樂;不求孩子跌宕起伏,只求生活順利。不求孩子豔遇不斷,只求孩子幸福美滿。
平凡是生命的底色,我們要做的只是給孩子畫筆,站在旁邊給他們加油鼓勵,讓他們自己勾畫絢爛人生。當他們勇敢的拿起畫筆,在自己的人生畫布上作畫時,已是不凡。
健康最重要,孩子學業也很重要,二者要想兼得,家長心態要放好
比較嚴重的情況是,不少家長因為孩子的作業,情緒起伏比較劇烈,沒把孩子輔導好,結果自己先進了醫院。
上個月看到一個新聞,南京一位33歲的年輕媽媽,在帶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出現言語不能、大舌頭、寫字笨拙等腦梗塞症狀,不得不入院治療。結果到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診斷髮現,急性腦卒中,也就是腦梗。還有因為孩子的作業得心臟病的,住院搭了兩個支架。還看到過媽媽因為孩子不會做題,用食指猛戳孩子腦袋,結果手指骨折的...
我一看也是5個人哪,哪來的第6人啊!
健康是前提,輔導作業才是其次。善用好時間,打造好心態,善待好自己,管理好情緒。
送大家一套心理按摩法:想像一下,你怒火攻心的輔導孩子,結果因病住院不治那啥,你的另一半哭天戧地,喊着此生不再娶或不在嫁的誓言,在第二年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給孩子老了個後爸後媽,住着你家的房子,開着你的車,睡着你的牀,摟着你的愛人,還打罵你的娃。憑什麼呀?哪有這便宜呀?熬着夜輔導孩子,最後落這麼一下場,太慘了。不行不行,還是要開心點,作業不着急啊!孩子,咱慢慢來,啊!你看這個題應該是這樣......
最後,孩子們!星爸在此提醒你們,你們可是天使哦~我勸你善良!
點擊關注,查看星爸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