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喝喜酒的好日子,林小姐卻不太開心,因為他的老公喝醉後説了些“胡話”。
“你走開,不要你照顧!”
“早看你不爽了,要不是孩子,我就……”
林小姐當晚內心苦悶,跟閨蜜説了這事,閨蜜勸她:“這喝了酒説的話,但你別往心裏去。”
醉後清醒過來,酒醉的人總是難以回憶起所做的事、説過的話。所謂“酒壯慫人膽”,酒後的“胡言亂語“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呢?
一、“酒後吐真言”,酒話的可信度有多少?酒,可謂是人類社會的背鍋王者。
在較早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在酒精的干擾下,人類會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反常的行為,因此不能代表醉酒者的真實想法。對此,心理家們想通過一個實驗為酒“伸冤”。
心理學家們讓被試者飲用了伏特加,然後測試他們醉酒後的共情以及道德判斷。
他們向被試者展示了各種各樣的表情,那些喝下高劑量的被試者,顯然做出了不適當的反應:悲傷的臉,在被試者眼中是樂觀,而快樂的臉,在他們眼中卻是悲觀。
飲酒量過大,好像真的會讓人共情缺失。
研究者們還增加了虛擬現實環節,來測試他們的道德標準變化。研究者們假設了一個場景:列車在軌道失控,衝向5個不知情人員,而被試者需要用一個人生命才能救5個無辜者,這時會如何選擇?
結果發現,被試者在清醒時做的道德決定,在他們酒醉後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酒醉可能會影響情感認知和分析能力,卻不會讓我們喪失道德標準。
也就是説,酒精並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本性,“酒後吐真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的。
二、為什麼有的人酒後説胡話,有的人酒後呼呼大睡?這要從酒精對大腦的影響説起。
酒精進入大腦的時間有多久?30秒就足夠了。哪怕只是輕舔幾口,酒精便會隨着血液循環,進入大腦。雖然這時人還是很清醒,但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實則已經在被酒精影響,抑制並削弱神經系統。
那麼飲酒後,為何醉酒者表現不同?這是由於不同酒精濃度可對大腦產生不同的影響。
當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0.3mg/ml時,有人就會感覺有點眩暈、臉紅、站不穩等,也就是有上頭的感覺。這時酒精抑制神經元,大腦不斷分泌大量多巴胺,就會讓人產生興奮感,言語增多。
若液中酒精濃度超過0.6mg/ml,大腦抑制程度加深,那就不僅是“胡言亂語”,可能還會影響到人們的邏輯推理和深度感知能力,做出一些與日常有悖的行為。
當酒精濃度超過1mg/ml時,就會出現暫時性酒精中毒,飲酒者情緒失控,口齒不清,步履瞞珊。有些人可能還出現認知能力完全破壞,只想倒頭就睡。
若是超過4mg/ml,甚至會有心臟和呼吸驟停的風險。
所以,酒醉後説胡話還是睡覺,都取決於喝酒的程度。如果喝得太多,血液酒精濃度過高,就算想説話也説不了,只能呼呼大睡。
三、身體出現3個異常,要戒酒了!不要以為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可以通過睡一晚就能解毒。酗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的,尤其是身體出現以下3個異常就是身體在發出預警,告誡你要戒酒了。
1.肝區疼痛
當飲酒後,察覺右邊肋骨下會隱隱作痛,這是由於肝臟無法完全分解攝入的乙醇,殘餘的酒精已經開始對肝臟進行刺激,產生了疼痛感。
2.酒量突然變小
從過去的“千杯不醉”到如今“三杯就倒”,酒量大不如前,這就説明你的“鐵肝”已經出現問題了,乙醇的代謝能力下降,導致很快就上頭。
3.胸部感覺不適
酒精不僅傷害我們的肝臟,也會影響心臟。心臟位於人體胸口的位置,如果出現了胸口疼的情況,一定要引起警惕,開始戒酒。
飲酒容易戒酒難,與香煙一樣,酒精的“癮”也很難斷掉。但酒精攝入過多,對身體造成的嚴重的負荷,那個時候我們要失去的不是酒,也許是自己的命。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Francis, K. B., Gummerum, M., Ganis, G., Howard, I. S., & Terbeck, S. (2019). Alcohol, empathy, and morality: acute effect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on affective empathy and moral decision-making. Psychopharmacology, 1-20.
[2]血中乙醇質量濃度與神經行為能力的關係,卓先義,卜俊,向平,沈保華,《法醫學雜誌》DOI:10.3969/j.issn.1004-5619.2008.04.0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