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流水不腐,户樞不蠹。這句話和“生命在於運動”有同樣的道理,都強調了運動對人的重要性。近期卻有“靜止使人長壽”的説法盛行,和“生命在於運動”,觀點截然相反,以至於讓養生的人不知所措。
70歲的王大爺,就很推崇“靜止養生”,每天也就和鄰居們打打牌、下下棋,活得逍遙自在,至今身體沒啥毛病。也讓身邊的不少人,都開始相信“靜止”能使人長壽,王大爺的老年朋友中,基本都和王大爺保持着差不多的生活方式。
這就令人疑惑了,難道“生命在於運動”錯了?
生命在於運動,是沒有錯的,人體各方面要想保持正常運轉,就需要不斷活動。不僅是四肢,大腦也一樣如此,早就有關於運動的研究指出,保持適當強度的運動,能預防老年的痴呆問題,也可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生率。
連續幾天不運動的人,疲勞程度遠遠要比運動的人更嚴重。由於不運動,人體代謝能力變慢,稍有活動,機體就無法滿足功能需求,自然就更易勞累了。
更有研究證實,三天不運動,肌肉纖維就會流失,十天不運動,肌肉開始萎縮,連續十四天不運動,肌肉質量就會失去。隨着不運動時間的增長,身上的肌肉數量會不斷降低,使人失去力量,變得肥胖。
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法寶,很顯然是沒有錯的,生命確實需要靠運動來延續。但運動要有度,高強度的運動是不利健康的,對膝關節的傷害最大。一些老年人僅僅是每天堅持走路萬步,便要置換膝關節,原因也就在此。
所以説,生命在於運動是沒有錯的,只要堅持適量運動,每次運動到身體微微出汗,略有疲勞感即可。
生命在於運動沒有錯,靜止使人長壽就錯了嗎?
靜止使人長壽也並沒有錯,70歲的王大爺利用下棋、打牌等方式,不也活得挺好的嗎?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如何理解靜止。
對老人而言,60歲以後,機體功能已然下降,再進行大量運動是不適合的,靜止養生是順應衰老趨勢的選擇。處於這個年齡段,預防大腦衰退要顯得更為重要。
下棋、打牌等能鍛鍊腦力的相對靜止行為,要比跑步、俯卧撐等運動更符合老人的養生需求,能使老人保持平和的心態,並維持大腦的正常運轉,可降低痴呆的發生率。沒有了這道攔路虎,老人的壽命自然會得到延長。
但靜止並不等於不運動,愛偷懶的人往往以此為藉口,啥也不做,到頭來就是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其實有很多運動,可以和靜止劃上等號,比如説瑜伽、靜坐、金雞獨立等,這些運動就很適合愛偷懶的人去做,同樣能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還能維持心態的平和。
從某方面來講,把靜止理解為平和的心態也許更多,無論對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這種心態都有助於長壽,至少能規避很多問題,比如血壓高。
中國人從來講究動靜結合,不把二者分割開。年輕時以運動為主,年齡大了以靜止為主,也是一種貼近自然的養生法則,不需要為運動或靜止而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