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玩手機行嗎”,兩個媽媽不同答覆,決定了孩子未來性格
文/豆包育兒
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已經遠遠超過大人,這也讓很多父母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傷害,不僅僅的視力的急劇下降,導致家裏經濟的損失,影響孩子的成績,甚至影響了孩子對外界不感興趣,社交能力變弱等等。
孩子對電子產品的喜愛,沒有年齡的限制,3歲的小孩就會玩很多遊戲,孩子就經常會對父母説:“媽媽,我玩手機行嗎?”但是媽媽們不同的回答,卻決定了孩子不同的性格,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媽媽,我玩手機行嗎?”兩個媽媽的不同答覆
父母們需要忙自己的事業,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很少,每天下班後又很疲憊,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孩子的精神世界,能陪孩子看看書,寫寫作業就已經是強撐着了,所以經常是老人會陪孩子玩一會,看看書,哄哄孩子。
小韓家就是這樣的情況,自己和老公的工作都非常忙,生完孩子後,產假到了時間後,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家裏一直是老人帶孩子,隔輩人對孩子總是會很寵溺,經常下班回到家,就能看見孩子在看電視,老人還經常拿手機讓孩子玩遊戲。
小韓回到家後,還要接着忙工作上的一點事,加上工作一天,內心也很疲憊,孩子不吵不鬧,就行了,有時候也會擔心對孩子不好,想要管管,後來管了幾次沒效果,也就無力去管了,想着小孩嘛,到了上幼兒園就好了。
所以每次當孩子提出“媽媽,我玩手機行嗎?”小韓就就告訴女兒:“那你玩一會兒,就得休息”,孩子雖然答應了,但是這一會就是一個小時,甚至更久,小韓不發脾氣就不會放下。等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小韓才後悔當初不該放縱孩子。
原來孩子上了幼兒園後,非常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為沒有了手機玩,孩子就大哭大鬧,後來還發現孩子有了一些近視,也不願意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老師帶着做活動,也不積極,還總是注意力不集中。這讓小韓和丈夫頭疼,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面對孩子這樣的要求,不只有小韓一家,小奇家也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小奇家的孩子卻沒有像小韓家的孩子這樣,説過一次後,就再也沒對媽媽提出過想玩手機,總是會讓媽媽帶她出去玩。
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是經常被老師誇獎,小朋友們還都很喜歡她的孩子,有時候,還會出現幾個小朋友一起約定什麼時候玩,小小年紀還積累了很多課外的知識,對古今中外的歷史,還有書本都有很濃的興趣。
那麼小琪面對孩子“媽媽,我玩手機行嗎?”的時候,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小琪説“媽媽帶你出去玩好不好,一起去看好多好讀的小動物,你如果玩手機,就看見真的活的小動物了。”孩子聽見了,誘惑力真的不小。
小奇也是説到做到,自從孩子知道不玩手機,有很多更有趣的事情後,就不再説想要玩手機了,兩個媽媽不同的答覆,也培養了孩子不同的性格。那麼面對孩子對電子產品的喜愛,家長要如何做能減少次數和喜愛呢?
做好這3點,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1. 轉移注意力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一件事物的專注力不會那麼持久,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趁早轉移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知道,除了電子產品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電子產品裏畢竟很多都是看得見摸不着的東西,現實中可是有很多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這樣孩子就會被吸引。
2. 堅守原則
面對孩子的請求,家長不要擔心孩子哭鬧,因為一次心軟讓步,就會讓孩子知道,原來哭鬧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屢試不爽,家長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堅決對孩子説“不”,和孩子講清楚道理,如果孩子胡攪蠻纏,也不要配合他演出,不用理會,忍了一次哭鬧,才會讓孩子以後更少哭鬧,用行動告訴孩子,哭鬧不解決問題。
3. 培養其他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對什麼都會好奇,那麼家長就可以趁此機會,培養孩子一項興趣或者多項,有的孩子喜歡堆積木,也是一件好事,堆積木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的專注力更好,或者帶孩子多走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孩子玩手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缺少陪伴,在虛擬世界裏尋找安慰,也有的是因為缺少玩伴,畢竟同齡孩子之間的玩耍,和大人陪着玩是不一樣的,也有的孩子是利用電子產品,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無論哪種原因,父母還是要儘早糾正。
今日話題:關於孩子想手機這件事,你會怎麼做?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