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投訴來自我的朋友,她也是我公號的讀者,我的書她都買了,每天的公號都會打開、轉發和點贊(哈哈,謝謝她)。
但前不久卻來投訴我了,"你總説多給娃掌控感,多讓孩子做主,但我女兒為什麼越來越作妖呢?"
前段時間正好我們兩家聚會,我親身經歷了她女兒"作妖"的全過程。徵得她允許,今天把這個故事和我們的反思分享出來。
1
孩子怎麼就沒事找事呢?
朋友家的孩子 5 歲,那天,吃完飯發現有個超市,我們就一起去逛了。
進去前,我們都對孩子説好了,今天我們去超市購物,孩子們都可以自己選一個東西買。
過程中,朋友的孩子選了一盒焦糖爆米花,我就聽到朋友對她女兒説,寶貝,你看,這個糖分很高,不營養,對身體不好,還會蛀牙。
她女兒一開始不肯放手,然後朋友又從旁邊貨架拿了奶酪條和鱈魚條,又對女兒循循善誘,
你看,這兩個不是你最喜歡吃的嗎?奶酪好香的,裏面很多鈣,幫助寶寶長高;鱈魚很鮮的,裏面有 DHA,讓寶寶更聰明。
磨了很久,她女兒竟然就有一點點鬆手了,我朋友大大給孩子一個擁抱,表揚道,我家寶真懂事,真聽話。
後來也都挺好的,她還和小 D 分享了零食。小 D 選的棒棒糖也主動説不吃,因為不營養,對牙齒有害。
直到下午開始,小女孩時不時會因為一點小事哼唧一下,媽媽説話不回答,有時還擺出個氣鼓鼓的臉。
朋友當然覺得這是孩子"莫名其妙,沒事找事",這樣的情況發生多了,朋友也忍不住教訓了起來。
結果呢,自然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女兒直接在遊樂場崩潰了,被帶出去了。
那天晚上,朋友微信來和我説,你看,她家孩子總是這樣的,經常蠻開心的一天,到了下午開始鬧了,結果大家不歡而散。
這樣的反饋,我以前在紐約時,朋友也和我説過。這次第一次親身經歷才真正明白了問題出現在哪,而且朋友真的還不自知。
我問朋友,你既然已經想好了只給女兒買奶酪條和鱈魚條,那為啥進超市之前還和孩子説,寶貝可以自己選一個。
朋友回答説,這是從你文章裏學的呀,你當時寫的《》,我印象特別深刻,覺得好有道理的。
你那篇文章裏特地強調了,要給孩子掌控感。所謂掌控感,就是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我當時給的回覆是,就是因為長久以來你要給孩子所謂的掌控感,反而削弱了她的掌控感。
那天下午後來發生的所有,都是孩子在找回自己的掌控感。
朋友當時聽完我的這個回覆其實是困惑的,如果你也有類似我朋友的煩惱,那麼下面這些就是我今天想和你們分享的。
2
真實感,才能給孩子掌控感
我當時那篇文章裏提到的親密感、力量感、掌控感,這三感絕對是正確的。但有個前提是,"真"。
那天小 D 也選了一個自己想買的東西,棒棒糖。嗯,我知道,非常沒營養,對於一些家庭來説,甚至都是"禁區"。
但這是我們之前説好我賦予她的自主,而這也的確是小 D 自己想買的,所以我們就高高興興買單了。
朋友也問我,你心好大啊,這種糖果最沒營養,長期吃了上癮怎麼辦?
其實從朋友的這個提問,就能理解她當時為啥要反覆説服女兒不買焦糖爆米花了。
但這裏的矛盾就在於,我們給孩子自主之前,自己心裏已經有了最好選擇。當孩子做出"自主"選擇後,我們又通過各種"媽媽為你好"而去剝奪。
這是非常殘忍的,這比不給還要殘忍。因為孩子體會過"得到",然後再去奪走,那是"失去"的感受。
其實養娃這件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我對於零食的態度,以前也寫過
如果你和我的朋友一樣,真的一想到放權給孩子做某些事情就是各種擔心和害怕,那麼我的建議是,對於這樣的事情,不要給予"假"掌控感。
不要給孩子可以做主的幻象,直接告知你內心的答案,"我們進超市去買奶酪條和鱈魚條"。
面對孩子想要買焦糖爆米花時,選擇實事求是,把你的擔心顧慮和她分享,把你們家的飲食原則和她分享。
"規則之內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這是育兒的上限。如果做不到,那麼不妨就管理下限,也就是把你真正放心安心的事情,充分給予孩子自主的權利。
孩子需要掌控,而掌控感,之所以有個"感"字,那是孩子內心的感受,而不只是一個行為,一個動作。
如果父母沒有真正安心,即使你完成了這個動作,傳遞給孩子的還是"擔心猶豫焦慮"。
那麼哪怕這個孩子也接過了這個動作,她內心的這份"掌控"感覺其實是不存在的。
這樣的情況多了,孩子需要開始猜測,父母説讓我做決定是真的讓我做決定還是在試探考驗我?他就會越來越沒掌控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覺得我也跟着育兒知識做了啊,但是沒用。
3
千萬別假裝做個"好父母"
其實這個話題往大了説,就是別假裝做個"好父母"。
我們這一代真的是很努力在學習怎麼做"好父母",但有時會出現一種風氣,就是我們會過度追求所謂的"政治正確"。
不少朋友在看育兒知識時,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自己心裏貼標籤,做到"共情"才是好父母;做到"愛與自由"才是好父母。
然後就會出現,我們變得很假、很慫、很虛。
孩子推了我們一下,我們立馬第一時間去共情,你很興奮,剛剛推了媽媽。然後還會覆盤,告訴他不可以這麼做。但孩子卻説,我就要推媽媽!
為啥共情了,覆盤了,孩子還要繼續推?
因為我們沒有第一時間用表情和語言告訴他,你把我弄痛了,我現在不舒服。他沒有看到我們作為正常人被人弄痛後的真實感受。
當我們共情、覆盤時,我們仍然假裝要和顏悦色,孩子當然無法理解他行為背後的結果。
學了太多育兒知識,我們反而忘記了自己同樣作為"人"的感受。
如果真的"演着演着也就成真了",那也不錯。但我們大多數人的情況是"忍着忍着就爆發了"。
於是在孩子眼裏,我們就是個"出爾反爾"的人。
經常説好了"你自己做決定",然後整個決策過程中百般干預,還非要誘導到我們心目中的答案才滿意。
我們還是個"一驚一乍"的人。
孩子用一樣的方式對待我們,前 99 次都是心平氣和的,到了第 100 次就爆發了,而且張口第一句就是,你這個孩子怎麼總是愛打人推人?
我們更是個"無比焦慮"的人。
學了那麼累,都"犧牲"了自己去成就孩子,結果孩子越來越頑劣,最後忍不住想罵人,育兒這些都是騙人的!
孩子和我們,本質還是關係。任何關係的本質都是互相舒服,彼此確定對方的模式。
可以努力地去運用育兒知識,但是絕對不要以犧牲真實作為代價。
做不到不可怕,痛苦才可怕。只要不痛苦,憑着我們的學習思考勁頭,永遠可以越來越好。
做不到的時候多認慫,真實永遠比"完美"重要。
承認自己"想要做更好"的慾望和目標,但保持獨立思考,並且別被標準裹挾了。
這個道理,育兒工作生活都適用。
正在團
大 J 叨叨叨
週一寫了《》,很多朋友都留言説,這封信不僅是給孩子的,也是給他自己的。
有朋友問,為什麼我可以把他們説不清楚的感覺表達出來?
我這幾天想了一下,堅持閲讀和書寫會讓這件事越來越容易,而多讀一點哲學題材,哪怕是孩子的繪本,也會有幫助。
像昨天開團的,二條裏就推薦奧利弗的《我們來建造》,就是哲學題材的。
它談論的是個宏大的主題,但卻要用孩子都能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講述。讀得多了,我慢慢也學會了把"大"往"小"裏説,把"難"往"易"裏説。
昨天正好想到了這個點,就立馬組織了出版社搞個直播,和大家分享這類繪本怎麼讀。
昨天已經下單的,或者對於親子閲讀感興趣的,一定記得看今天的二條哦。
再放一張這個繪本里我好愛的一頁
覺得文章有啓發
記得點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