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谷愛凌媽媽的教養哲學,從這本書裏或許能找到答案

讀書 | 谷愛凌媽媽的教養哲學,從這本書裏或許能找到答案

越來越多人關注到谷愛凌母親的教養方式,而她正符合我們今日所要探究的“以心為本型”育兒。

如何教養孩子,你真的會嗎?父母教養我們的方式,有些已經不再適用於我們的孩子。本書的育兒理念是一種哲學,作者提出的育兒的十個真相,將孩子不同階段的行為進行分解並給出應對方法,向父母展示如何解決育兒過程中遇到的短期挑戰,以及如何預防長期問題。同時,作者教給父母與孩子建立牢固關係的具體方法。

書中給出的開創性的教養模型,非常適合父母、看護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研究學習,以鍛鍊他們在和孩子相處時所需的同理心和感知力,形成全面的培養培育體系。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理解、尊重和實踐書中的每一條原則與方法,與孩子建立一種長期開放信任的關係,那麼不僅父母更省心,孩子也更有勇氣發掘自己的潛能。

轉變你的育兒方式吧,從現在開始,成為孩子的朋友,開啓更美好的教養之旅。

讀書 | 谷愛凌媽媽的教養哲學,從這本書裏或許能找到答案

《你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十個真相改變你的育兒方式》

【美】琳達·哈特華爾德等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相關閲讀:

大多數兒童成長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主要有三種育兒方式:

一是家長為孩子設定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並給予很低的情感支持(控制);

二是父母設置低期望值,並提供很高卻不健康的情感支持(縱容);

三是父母設定合理的高期望,並提供較高的、健康的情感支持(以心為本)。

雖然這三種育兒方式有諸多顯著差異 —— 我們將在後續的文章更深入地探討每一種 ——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只有以心為本的育兒方式能夠以“雙贏”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其他兩種模式中,總有一方的聲音蓋過了另一方。所謂“雙贏”,是指父母和孩子達成合作協議,讓雙方都感到高興。這並不等同於妥協,因為在妥協中,每一方都做出讓步或放棄了一些東西,未必每個人都感到高興。要達成雙贏,需要更長時間,但這是非常值得付出努力的。因為在妥協中,每一方都做出讓步或放棄了一些東西,未必每個人都感到高興。要達成雙贏,需要更長時間,但這是非常值得付出努力的。

我們來舉個例子,一位父親叫兒子把垃圾拿出去,而正在看電視的兒子説 :“不去!”

在控制型親子關係中,父親會説 :“現在就去,否則我就不帶你去踢球。”迫使孩子把垃圾帶出去,孩子從了(孩子失敗,父親勝利)。

在縱容型親子關係中,父親會説 :“天啊,好吧。”然後自己把垃圾扔出去,孩子繼續看電視(孩子勝利,父親失敗)。

在以心為本型親子關係中,爸爸停頓了一下,深呼吸幾口,等到電視廣告時間,説 :“看來你不喜歡我在你看電視的時候讓你倒垃圾,可能這會兒你不想倒,你什麼時候想倒垃圾?”經過短暫的反覆討論,孩子同意看完電視後馬上把垃圾倒出去(孩子贏了,因為他可以繼續看電視;爸爸贏了,因為兒子把垃圾拿出去了)。

對一些人而言,第三種情況肯定看起來像痴人説夢,無異於天上掉餡餅。在哈特菲爾德以心為本的育兒課程中,家長們經常提出兩種觀點。首先,有時賄賂、獎勵、威脅和懲罰是必要的,這樣可以促使孩子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其次,允許孩子拒絕我們的要求和需求。我們越不那麼“踐踏”孩子的感受,作為父母的效率就越低。

這兩種觀點都可以理解。我們許多人從小就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有效的育兒手段要求我們時不時地凌駕於孩子之上,孩子對我們的尊重取決於我們保持優勢的能力。

但當我們有勇氣摒棄這種迷思,接受不同的觀點時,會發生什麼呢?當我們承認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只取決於彼此之間的關係時,會發生什麼?壓制孩子,關係就會受損。像和值得信賴的同事一起工作一樣,和孩子一起,親子關係就會健康發展。

這種雙贏的方式構成了“以心為本”的育兒模式基礎。在這種模式下,父母受到尊重,孩子也受到尊重,雙方就一些限制達成了共識,且考慮到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並將其置於優先地位。

在課堂上,泰和琳達發現,那些最初認為以心為本式育兒不現實甚至不喜歡這種方式的家長,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並無邏輯和根據,而是源於恐懼。一旦敞開心扉,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更瞭解孩子。他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有些策略能給他們帶來如此持久的成功,併為自己在某些領域的天賦而喜不自勝。與此同時,他們會看到哪裏還有改進的空間,以及為什麼有些策略總是讓事情變得更糟。

通過展示這一宏大圖景,我們希望向你們展示,為人父母不必是一場猜謎遊戲,不必是一場混戰,也不必是通往不確定未來的疲憊之旅。

(上文摘選自《你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十個真相改變你的育兒方式》)



  作者:琳達·哈特華爾德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朱自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3 字。

轉載請註明: 讀書 | 谷愛凌媽媽的教養哲學,從這本書裏或許能找到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