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計提

我每天下班後,總要沿公園走上四五公里的路,痛快淋漓地出一身汗,再搭一段地鐵回家,風雨無阻,至今已堅持快10年了。此期間,我買了私家車,但顯得有些“浪費”和閒置。一些同事和朋友常常提醒我“車輛擱在那兒,壞得快呀”,我笑而不答,不置可否,內心卻在想:買車是為了外出辦事提高效率和旅遊方便,而主動鍛鍊身體是“健康計提”的一種方式,兩者的目的和動機不同,不能混在一塊談。我覺得,來自身體方面的健康收益肯定要大於私家車的耗損,在這種“一少一多”的生活方式裏所得到的收益是不能以金錢的盈虧或物質的損耗多少作為統計依據的。

財務會計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叫“計提”。我認為,我的主動鍛鍊意識和行為裏就有“健康計提”的底藴藏在其中。

如果把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比作一本“大賬”的話,那麼,每天的主動鍛鍊身體和良好的作息安排、合理的膳食營養結構就是其中的“計提”科目。時下,温飽不愁,因營養不夠而造成生病或營養不良的現象很少,倒是營養過剩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加之主動鍛鍊意識的缺乏、固定鍛鍊行為的缺失,造成一些人健康狀況堪憂,處於亞健康狀況。這些人沒有意識到人生的健康原本是可以“計提”的、“預存”的。平常的生活裏,不去“計提”健康的“科目”,等到身體出了問題或亮出“信號”,再去做“一暴十寒”式的鍛鍊或病急亂投醫式的各種檢查,時間上已經晚了。有些人才四五十歲,英年早逝,給全家留下巨大的悲傷,就是因為他們日積月累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沒有鍛鍊身體、合理作息,沒有進行“健康計提”,造成生命出現“呆賬”“死賬”,如此,就算事業再成功、人生再風光,又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呢?

所以,為了生命這本“大賬”,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掂量清楚,到底是及時行樂、忘乎所以、孤注一擲的“曇花一現式”的生活方式好,還是細水長流、有張有弛、舒適從容的“青山不老”式的生活方式好呢?如果中意和選擇後一種,那就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學會“健康計提”,像我一樣,哪怕汽車貶值加快,也要讓生命增值提速。只有這樣長期不懈地堅持鍛鍊與增強體質、勞逸結合,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順利抵達長壽、平安、幸福的終點站。 (楊德振)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3 字。

轉載請註明: 健康計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