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就成為父母生活的焦點。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操碎了心。父母的行為和餵養方式直接影響着孩子,有些新手媽媽,缺乏足夠的育兒經驗,或者一味的聽從別人的建議,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的健康,卻依然不自知。
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需要脾胃的不斷運化和營養支持。但孩子“脾胃往往不足”,容易受損,在運化中變得虛損無力。如果父母不“注意”,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脾胃虛弱,使孩子積食生病,阻礙孩子的發育。
一、提醒:家長的4大行為,會把孩子的脾虛“作出來”,很多家長天天做
1.經常給孩子吃補品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基本願意給孩子買一些大補品,但是很多父母基本上是不分青紅皂白給孩子補。孩子的脾胃天生嬌嫩,補品難以消化吸收,也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很大的負擔。這種看似對孩子好的行為,其實是一種“不良行為”。
2.強迫孩子吃飯
孩子脾虛積食多由飲食引起。吃損害脾胃的食物,吃太多都有可能會導致他們脾胃虛弱,產生積食。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還是希望看到孩子多吃,平時孩子不愛吃,就會逼着孩子吃。
3.讓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
現在父母太寵孩子了,平時孩子什麼都不準做,活動少了,會讓孩子越來越懶。時間長了,孩子胃腸蠕動會變差,如果食物不及時被消化,孩子會容易積食。
4.一生病就給孩子吃藥
孩子體質弱,小病常常有。如果孩子感冒發燒,家長就給孩子吃藥,雖然好的比較快,但是“是藥三分毒”。經常給孩子吃藥,肯定會損傷脾胃,影響體質,對身體不好。
二、孩子若有10種表現,説明積食已經嚴重,別忽視
(1)臉色暗黃,精神不佳;
(2)大便異常、腹瀉或便秘,便便呈羊屎蛋;
(3)食慾下降,挑食厭食;
(4)嘴裏有一股酸腐味,特別難聞;
(5)手腳心發熱,睡覺會出汗;
(6)身體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
(7)舌苔厚,伴有發黃;
(8)睡覺不安穩,老是翻來覆去,半夜易醒;
(9)經常腹脹腹痛;
(10)反覆發熱,低燒轉為高熱。
因此,一旦孩子出現上述3種現象,就説明已經出現了積食的現象,家長們不要忽視。
三 、孩子積食後,勸家長做好3件事,養護孩子的脾胃
1.飲食調理脾胃
避免積食最重要的是控制孩子的飲食。其實積食就是吃多了,食物消化不了,就會在胃裏堆積。孩子平常出現積食脾虛等情況,建議家裏常備些內金紅果飲,通過內金紅果飲來調理孩子的脾胃,促進消化,散積食。這裏面都是天然的“健脾王“以沙棘、雞內金、麥芽、山楂、橘皮、山藥、高良薑、萊菔子、金銀花等食材組成,9味合一,可以促消化,修復胃黏膜,調節胃功能,積食清理胃裏的積食。
2.多帶孩子運動
沒事可以帶寶寶到處走走。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胃消化吸收。另外,平時可以做一些按摩,比如捏脊,腹部按摩等等。對於沒學過的家長,可以先輕輕的按揉寶寶的肚子,但不要用力過猛,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3.餵食要適當
很多人認為孩子還小,處於身體發育狀態,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所以要求孩子吃很多,尤其是各種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適。孩子脾胃嬌嫩,亂吃寒、甜、膩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造成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