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腫瘤還要兇險的動脈瘤 警惕這些求救信號

近期,重慶西區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多位因動脈瘤破裂緊急入院的患者,由於救治及時,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比腫瘤還要兇險的動脈瘤 警惕這些求救信號

梁鴻查看病人情況。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48歲的範先生(化名),入院前1小時突感劇烈頭痛,血壓達到200mmHg,並逐漸產生昏迷。CTA檢查顯示,前交通段動脈瘤且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重慶西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梁鴻及其團隊為患者及時進行動脈瘤夾閉術,病情得以穩定。

43歲的張先生(化名),入院前頭痛、嘔吐三天,外院CT檢查,蛛網膜下腔出血。幸運的是,患者在重慶西區醫院進一步檢查時,及時發現了右側大腦中動脈M2段動脈瘤。手術後患者很快康復。

梁鴻介紹,腦動脈瘤是常見的腦血管病之一,一般好發於中老年患者。

什麼是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雖然名字裏有個“瘤”字,但它並非真正的腫瘤,它是動脈壁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局部薄弱後發生擴張而向外膨出,外觀形似“瘤”,因此而得名。

梁鴻介紹,儘管動脈瘤與腫瘤完全是兩個概念,但它致死的兇險度卻超過任何腫瘤。顱內動脈瘤一旦發生破裂,大約百分之三十的患者會在幾分鐘內或短期內因大出血而死亡。

大腦中為什麼會產生動脈瘤?

如果天生腦血管畸形,血管壁薄,長期血流沖刷下就會撐出一個鼓包,像一個瘤子一樣,薄薄的壁包着裏面的血,這個瘤子“鼓包”就叫腦動脈瘤;另外隨着歲數增大和血壓增高,血管老化以後,也容易發生動脈瘤。

如果血管內的壓力越來越大,動脈瘤就可能發生破裂,血管中的血液噴湧而出,像洪水一樣,會沿着蛛網膜下腔擴散到整個大腦表面,形成“血洗大腦”的畫面,這些“血水”會擠壓大腦或者破壞大腦,非常危險。

動脈瘤破裂前後的“蛛絲馬跡”?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偶然檢查時發現腦動脈瘤,身體上有哪些症狀,可以讓我們提前預判呢?

動脈瘤出血直接出滿整個腦表面,有一個很明顯的症狀就是疼,一生從未有過的疼,部分患者稱為“頭部爆裂樣疼痛”,甚至能感受到腦血管破裂的感覺。

這是因為腦表面有很多硬膜,上面有很多痛覺感受器,當壓力發生變化或者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把疼痛反映到大腦意識中,而且這種疼痛是沒有上限的。

“頸項強直”

動脈瘤破裂後還很可能會出現頸項強直,就是脖子活動受限,不能低頭和抬頭了。這是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容易刺激腦表面的硬膜,從而表現為脖子疼痛、僵直。

“眼瞼耷拉、視力下降”

腦動脈瘤一般好發於顱內大血管分叉的地方,控制眼瞼上抬的神經叫作動眼神經,它正好位於顱內大血管分叉的地方。如果出現一側眼瞼突然耷拉下來的,要高度懷疑動脈瘤。

如果出現視力下降、視物成雙影,視野缺損偏盲,可能是動脈瘤在生長或者逐漸地增大,壓迫到眼部的相關神經了。

預防動脈瘤,這些生活常識要知道

生活中有一些很小的事,比如引吭高歌、生氣罵人等,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導致腦動脈瘤的破裂。因為這些場景都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升高血壓,使得一些薄弱的動脈瘤可能突然破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壓,也是預防動脈瘤發生和破裂的有效措施。

40歲後,定期做腦血管檢查有必要

動脈瘤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只是很多人並沒有做過相關的檢查,平時可能也沒有症狀,也沒有發病,所以自己不知道。梁鴻提醒,在40歲後,定期做一次腦血管的檢查顯得非常有必要。

近年來,腦血管檢查逐漸被大眾納入體檢項目之中。我們可以藉助腦血管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檢查,來排查腦內血管情況。對於常規體檢人羣,可以選擇無創、無輻射的腦部mra檢查項目篩查顱內血管情況。(重慶西區醫院 供稿)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2 字。

轉載請註明: 比腫瘤還要兇險的動脈瘤 警惕這些求救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