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孩子的寶媽肯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候,就是寶寶夜裏無緣無故地哭鬧不止,怎麼哄都哄不好。為了安撫寶寶,有些寶媽會用梳子去刮一刮寶寶的後背,當刮出一層黑黑的刺時,寶寶就不哭了。
雖然有很多家長對這個方法都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但試過的家長有很多都發現確實能刮出一層黑黑的刺,而寶寶哭鬧的情況也得到了緩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就是“豬毛刺”在作祟,這層刮出來的黑黑的刺就是“豬毛刺”。
所謂的“豬毛刺”,其實就是汗毛沾上了胎脂,導致毛孔堵塞。不僅如此,汗毛還會變硬,讓皮膚覺得扎得慌,這就是為什麼寶寶會無緣無故哭鬧,而在用梳子刮一刮之後就有所緩解的原因。
不過,雖然用梳子刮確實有所成效,但這種方法確實完完全全錯誤的示範!
眾所周知,寶寶的皮膚屏障並沒有成年人那麼強大,所以他們的肌膚極其嬌嫩,很容易受傷。
平時手捏一下都會變紅,更何況是用梳子大力地去刮?
一個力道沒用好,可能就直接破皮了,而且用梳子刮也很難將所有的“豬毛刺”全部刮出來,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除了用梳子刮之外,以下幾個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1、直接用手拔
有些寶寶的“豬毛刺”比較明顯,寶媽在看到以後會下意識地直接用手去拔。拔過汗毛的人都知道這樣還是比較疼的,再加上“豬毛刺”和胎脂混在一起,把毛孔堵塞得嚴嚴實實,要拔出來不僅會更疼,對毛囊造成的傷害也更大。
並且,由於大多數寶媽在用手拔的時候,都沒有做過消毒措施,因此非常容易會致使細菌侵入,造成毛囊炎或者其他疾病。
再一個,寶寶長“豬毛刺”基本上面積都比較大,一根一根去拔着實費時間。
2、用蜂蜜、母乳搓掉
為了解決“豬毛刺”,民間也流傳着很多“小妙招”,比方説:用蜂蜜、母乳抹在長了“豬毛刺”的地方,等到汗毛被軟化之後,再用手搓掉。
這個方法其實是可行的,因為蜂蜜和母乳確實有軟化汗毛的作用,把“豬毛刺”搓掉也變得更加容易。
但這個方法錯就錯在,家長光顧着處理“豬毛刺”,而忽略了蜂蜜、母乳這些物質非常容易堵塞毛孔。
到時候“豬毛刺”雖然被去除了,卻導致毛孔被堵塞,引起更加嚴重的皮膚疾病,那就真的太得不償失了。
3、用剃鬚刀刮
用剃鬚刀這個方法效率就比較高了,不過這也是風險最高的一種方法。
即便是成年人在使用的時候都有可能會不小心刮傷自己,更何況是給寶寶用呢?一來他皮膚嬌嫩,二來寶寶會非常難受亂動,不好配合。
再者説,即便是用剃鬚刀也不能解決胎脂和汗毛堵塞毛孔的問題,因為它只將露在皮膚表面的汗毛剃掉,而它的根部依舊紮根在毛孔裏。
最重要的是,寶寶的體温調節能力本來就不如成年人,貿然將他用來排汗的汗毛給剃掉了,對他的體温調節是非常不利的。
説了這麼多,那麼正確地去除“豬毛刺”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事實上,最正確的方法就是不用管!
為什麼這麼説?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胎脂這個東西。
什麼叫胎脂?
簡而言之,胎脂就是附着在新生兒皮膚表面的一層白色的、油膩的東西。別看它長得這麼磕磣,十分有礙觀瞻,但胎脂確確實實對寶寶非常有益。
胎脂對皮膚有保暖、滋潤的作用。
而且,一般足月寶寶身上的胎脂,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會自然脱落。所以他們出生時身上的胎脂並不會存留太多,而身上的胎脂很多的,一般都是不足月的孩子,也就是早產兒。
為什麼最好不要處理“豬毛刺”呢?
因為實在沒這個必要。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胎脂都會被皮膚慢慢吸收,在寶寶出生後的24-48小時,他身上的胎脂基本上會被吸收得差不多了。
所以説雖然胎脂會和汗毛混在一起堵塞毛孔,但它能夠被皮膚吸收,等到它被完全吸收之後,汗毛自然也就恢復成了健康的樣子。
【結束語】:
不光是在“豬毛刺”這個問題上,還有很多針對寶寶的民間習俗,例如:給女嬰“擠奶”,這些都屬於無稽之談,甚至有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之前就有一位奶奶給孫女“擠奶”,結果導致寶寶乳頭紅腫發炎,疼痛難忍的例子。
寶媽在遇到與寶寶有關的事情時要更加慎重一點,不要輕易去相信什麼民間小妙招或者過來人的一些“經驗之談”,更不要把它們貿然試驗在自家娃的身上,遇到問題最好是先諮詢醫生,這樣才最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