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條新聞,5歲的小朋友毛毛帶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去了公園,但是他的好朋友球球也想玩這個玩具,一個不想分享,一個對沒有見過的玩具充滿了好奇。年紀只有3歲的球球還沒有徵求他人同意的概念,直接跑過去搶了毛毛的玩具。毛毛髮現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了,打了球球幾下,拿回了玩具。球球的哭聲讓他們的媽媽尋聲而來。對着毛毛大聲説:“你都玩了那麼久了,分給弟弟玩一會不行嗎?”於是毛毛一怒之下扔了玩具跑開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希望他們可以學會分享,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品格的人。所以我們常常都會聽到家長苦口婆心或者大聲要求,讓自己的子女去分享自己手上的玩具。但實際上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這種分享實際上有些“強迫性”的味道!用這樣的方式去讓小朋友學會分享,不但不能夠令他們學會慷慨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反而更容易適得其反!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強迫性”分享對孩子的影響?

在孩子不情願的情況下,強迫性的分享,首先很容易讓孩子討厭“分享”這件事,其次對於被分享孩子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強迫性”孩子去分享會給孩子對“分享”這件事建立一個負面印象。因為強制讓孩子去分享物品或者玩具時,孩子處在一個被動的狀態,對於孩子而言,自己還沒有玩夠就突然被人叫停,本身就很不愉快,何況家長再要求孩子分享時經常會出現大聲吼叫等情況,這些都會讓孩子認為 “分享”是一個非常不美好的回憶,是一個不開心的過程……所以未來對於關於分享的事情他會更加的牴觸和抗拒!只要沒有人要求他分享,他肯定不會主動去分享!

其次,“強迫性”分享對於被分享孩子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對於被分享的小朋友而言,這樣的分享也會容易讓他以為只要大喊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連屬於其他人的東西一樣可以很簡單的得到。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去搶玩具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自己年齡較小,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即便不能很快得到回應,但是也可以通過過激的行為,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分享其實是一個相當成熟的行為,首先要能理解別人的需要,更要懂得平衡情緒,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不斷培養和引導才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分享姿勢!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如何教孩子去學會真正分享呢?

要讓孩子真正學會分享,除了避開“強迫性”分享外,還可以在生活中參考下面6種方法:

①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物權意識只是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幫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物品。也就是在孩子學會分享自己物品的前提下,要知道自己所屬的物品是自己的,有支配物品的權利。這裏分享三個培養孩子物權意識的方法:

首先,要給孩子灌輸搶和借的區別和概念,不能隨隨便便去搶和直接拿走。並通過角色帶入的方式告訴孩子假定自己是被搶走玩具的人是怎樣的心情。

其次,當孩子想要某個物品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告訴他們在想要得到物品的時候不是用的錢,而是需要經過同意,例如告訴孩子“你想要這個東西,要去問問哥哥願不願跟你分享,要得到同意以後才可以拿”。

最後,家長要多和進行親子對話,多溝通多交流,瞭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可以及時預防孩子在觀念上出現偏差的問題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②尊重孩子的意見

家長要尊重小朋友才是玩具的擁有者,當碰到分享事件時,應該要先詢問孩子自己是否願意和小朋友分享。過問了孩子的意見後,給出適當的意見後,再告訴孩子分享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孩子確實不願意,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幫他“解圍”例如,當孩子不願意借出玩具時,你可以和借玩具的小朋友説:“這個玩具哥哥,非常喜歡那或許現在還沒有於夠,你看阿姨再拿件玩具給你,你們一起玩好嘛?”

③孩子分享後適時的讚美和鼓勵。

當孩子自己把玩具主動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媽媽要適時的給出讚美和鼓勵,例如:你真乖,媽媽很高興你這樣做。”孩子得行讚美便知道這種行為是可以受到認可的,在鼓勵和讚美之下,他自然會慢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適時的鼓勵能夠是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換位思考,當家長自己在做某些積極向上的事情的時候,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支持的。所以在孩子做某些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可以適當性的給予孩子一些鼓勵,讓其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④多讓孩子與不同的小朋友接觸

平時多讓他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多接觸自然更容易出現分享事件,小朋友實踐多了自然就知道怎麼辦了。當然實踐中也少不了家長的引導,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更多的生活經驗。讓自己的孩子看看除了自己目前所接觸過的世界以外是怎樣的,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觸,認識更多人。看看別人在禮讓和分享中收穫了什麼。例如:當家中來小朋友做客時,正是孩子學習分享的最佳時機,父母可以請孩子照顧比自己小的Baby講故事、一起共享玩具,賦予他責任感和使命感,藉此方式讓他跨過成長的門檻。與此同時,也逐漸能培養孩子去分享自己喜歡的物品。

⑤教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在當自己的小朋友想要某個物品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去等待對方是否同意自己的要求後再去玩。這個時候可以告訴他,在自己等待想要物品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換位思考下,當別的小朋友想要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能不能和他人進行分享。

如果別的小朋友同意讓自己可以共同分享想要的東西的時候,自己是怎樣的心情。在下次別人要求自己進行分享的時候,是否可以共同分享這份快樂。與此同時,也可以鍛鍊孩子的耐性和同理心。並且也要讓孩子知道凡事要商量,孩子還小,也許不瞭解為什麼看到喜歡的東西不能拿走,這時家長可以這樣及時告訴他們:“如果你想要或者很喜歡這個東西,可以告訴媽媽,我們可以問問他願不願意借給我們,但是不可以直接去搶,如果別人幫你喜歡的東西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開心。”類似這樣的對話可以讓親子之間,有談和商量的餘地。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⑥通過教育節目和故事引導孩子發現分享的意義

孩子在收看電視節目和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生動形象的展示“分享”這件事情完整的過程。比起家長在實踐中的口頭引導能夠更直觀的將“分享”的思想灌輸給孩子。

總結:別讓孩子把“朋友”給別人玩!

最後我想説的是,玩具在我們眼裏只是玩具,但在孩子眼裏也許是重要的“朋友”,把“朋友”給別人玩,他們當然不願意!

父母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孩子分享精神,但也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這樣才不會出現“強迫性”分享的情況!

我們真正希望小朋友學會的,並非一有人有要求,他就得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懂得在這個時候,用合理的方式去拒絕。同時小朋友在看到其他人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我們也能希望他能控制自己的衝動不會去搶走他人的東西。懂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請求對方可以同意,這才是他們應該學會的待人處事的技巧。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5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它是朋友,不要借給別人玩!請別再強迫孩子分享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