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於依賴會產生“戀母情結”,掌握4個方法消除依賴走向獨立

在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與母親有十個月的相處時間了,因此孩子與母親天然比較親近,嬰兒期的寶寶的比較脆弱,需要依靠父母時刻的關注與照顧來生活,這是正常現象,且父母的及時回應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文明會發現,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依然會粘着媽媽,當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就拽着媽媽的衣角緊跟其後;當媽媽在工作的時候,孩子會拉着媽媽一起看動畫片;當媽媽上衞生間的時候,孩子也要跟着去。

孩子總是離不開媽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媽媽來陪,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粘着媽媽、形影不離,這讓很多媽媽感到困惑,孩子對自己的過度依賴,使得自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與生活。

而且孩子過度依賴媽媽,強烈的依賴心理會讓孩子產生“戀母情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孩子在3-4歲的時候 ,會產生過度依賴媽媽、一旦媽媽離開、不在身邊,孩子就會產生心慌、焦慮、不安的行為表現。

孩子對媽媽產生依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凡事講求中庸、平衡之道,過猶不及,如果孩子過度依賴媽媽,不僅影響媽媽的生活,對孩子自身的發展更是一大阻礙,那為什麼孩子會過度依賴媽媽呢,媽媽又該怎麼做?

1. 媽媽對孩子的過度溺愛與保護

現在的孩子猶如温室裏的花朵,生活在媽媽營造的花園般的環境中,媽媽事無鉅細,一概包攬,大到上什麼學校、報什麼興趣班,小到穿什麼衣服,玩什麼玩具,媽媽都安排的仔仔細細、明明白白的。

而媽媽這種對孩子的溺愛與過度保護,正是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的根源,媽媽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感情獨佔心理”,孩子越是依賴自己,感覺自己被需要,就越高興,殊不知這種做法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2. 過度的肢體接觸

嬰兒時期的寶寶,由於缺乏安全感,需要媽媽的擁抱與親吻等肢體接觸來安撫,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有利。

而隨着孩子的成長,媽媽依然對孩子有一些親密的肢體接觸,如擁抱、親吻等動作,這會妨礙孩子的心理發展,強化孩子的“戀母情結”。

3. 內心缺乏安全感

童年時期,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是孩子所有安全感的來源,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一旦父母破壞這種信任,比如不告而別、讓孩子長時間與陌生人待在一起,會讓孩子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這種安全感的缺失會讓孩子害怕離開父母的身邊,尤其是媽媽,因此會出現孩子總是跟在媽媽身後的情況。

1. 合理分配相處時間

為了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要適當地縮短媽媽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讓孩子與其他的家庭成員多接觸,比如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等,讓孩子接觸並適應除了媽媽以外的人,會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心理。

2. 帶孩子走出去

如果孩子只圍着媽媽轉,那麼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與社交能力,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轉一轉,去接觸不同的風景,遇見的不同的人,看到世界更多的新奇與可能性,就不會一直粘着媽媽。

3.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獨立意識,應該從小開始培養,比如在孩子1歲左右,讓孩子學習吃飯這件事情上,父母應該完全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即使孩子會弄得滿地都是食物,父母也不要干預。

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父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給予支持,讓孩子在自己的選擇中獲取力量,並在父母的支持下獲得安全感,就會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4. 媽媽適當示弱

如果媽媽在孩子面前表現的無所不能,只會弱化孩子的能力、加強孩子是依賴心理,強勢的媽媽培養不出自立的孩子。

在生活中,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與問題,媽媽要適當的示弱,讓孩子明白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依賴媽媽,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自立完成。

孩子對於媽媽的依賴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對於消除孩子的依賴心理,使得孩子走向自立,父母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要保持耐心,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給孩子成長的時間,慢慢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過於依賴會產生“戀母情結”,掌握4個方法消除依賴走向獨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