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視頻平台上有這樣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視頻的大概內容:一位父親開着自家的法拉利跑車來接孩子放學,引起了班裏老師和其他家長的不滿,老師和一些家長建議下次這位父親換一輛普通的小轎車接孩子,覺得這位父親的行為會影響其他孩子的自尊心。
結果,因這位父親並沒有同意這種無理的要求,而被家長和老師提踢出羣聊。
不少網友評價,這些“其他的孩子”太玻璃心了。其實,事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些家長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會因此產生嫉妒心理,但作為家長他們決定採用減少外部事物的干擾來減輕孩子的嫉妒心理,這顯然是不對的。今天,就來聊聊孩子們的嫉妒心。
作為家長,我們可能會因為同事已經得到了領導的青睞,而自己還在被領導視而不見或多或少地產生嫉妒心理,成年人的嫉妒心多半是來自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不少家長會認為,孩子們吃穿不愁,小小年紀哪來那麼多嫉妒心?
其實,
嫉妒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小孩子的嫉妒心還算是簡單,無非就是物質生活與學校生活兩方面引起的,不過孩子嚴重的嫉妒心理,是會對孩子自身的成長與家庭氛圍有很大危害的
。所以,對於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們一定要早發現並加以合理引導。
那麼孩子的什麼表現,可以表明孩子已經有了嫉妒心呢?
1.孩子經常與父母主動議論他人,或者經常批評其他孩子的言行舉止。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會明顯表現出對其他人的瞧不起,同時孩子自己有着強烈的優越感,那麼孩子一定是開始有了競爭心理,嫉妒心自然會慢慢顯現。
2.孩子攀比心理越來越嚴重。
孩子總會對父母説,“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有這東西,我就沒有'',”你看誰誰誰的父母,再看看你“諸如此類的話,那孩子的嫉妒心是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3.孩子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滿意。
孩子不想吃飯,不想去學校,會覺得自己的生活環境比不上其他人,其實還是攀比心理在作祟,自己的“玻璃心”受到了傷害,開始刁難父母。
説到這裏,不少家長會有疑問,為什麼我家孩子的嫉妒心就比別人家的孩子重?
要知道,孩子產生嫉妒心都是有原因的,這裏歸納幾點。
1.家長和老師經常會將孩子與他人做比較。
如果孩子在家裏和學校都被拿來與其他人比較,無論比較結果怎樣,孩子都會去自己心理習慣與他人比較,比不過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嫉妒心的。
2.父母經常表達對孩子的期望。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説“誰家的孩子多優秀,再看看你”這種話,孩子一定會有心理落差感,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説孩子了,成年人也多數會有嫉妒心的。
3.孩子自己想要的沒有得到,反而被他人得到了。
很典型的例子,在學校或者幼兒園要競選班幹部,孩子落選了,但其他人得到了班幹部的位置,與此同時,孩子會覺得自己並不比其他孩子差,由此因不服產生的嫉妒心理也是很常見。
不過,嚴重的嫉妒心還是有很大危害的,那對於孩子的嫉妒心父母如何做呢?
面對孩子的嫉妒心,爸媽該如何做,平時又得做好哪些引導?
1.溝通是第一橋樑。
孩子的嫉妒心多數時候是由於競爭心理引起的,家長要告訴孩子,
能實現目的的方式有很多,競爭只是其中一種,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
面對孩子的嫉妒心,父母要抽出時間給孩子做一些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擁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2.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活動。
所謂
合作才能共贏,讓孩子通過參加集體協作性的活動,認識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他人的優點也可以為自己帶來快樂,並不是只有競爭與比較才能獲得快感。如果競爭是社會的主流生存方式,那麼可能人類在原始人階段就已經不存在了。
3.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
作為父母,
一定要對孩子因攀比心理而有的不合理要求説不,
因為如果父母一味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孩子自身的優越感會越來越大,會逐漸形成別人有的我就要有的想法,當以後父母沒有能力滿足孩子的時候,孩子很可能會做出衝動不當的舉動。所以,
及時學會拒絕,對孩子來説不是壞事。
4.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與誇獎。
不少孩子會因為爸媽總是誇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的努力視而不見,而會對別人家的小孩開始有羨慕之情,慢慢演變成嫉妒心理。相反,
如果父母經常誇獎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才是應該被羨慕的對象,做好父母眼中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5.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他人的優點。
孩子產生嫉妒心,多數是不能接受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人,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不該存在的,同時,也會認為他人的優點也並非是我不能有的,既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也不能接受他人的優點,在成年人的世界,大家會認為這是不自量力,但是在孩子們的世界,這只是不懂事的表現。
作為父母,我們要減少對孩子的苛責,在表揚他人的同時,一定要提一些自己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全面認識自己,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
總之,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了嫉妒心,一定不能急於批評孩子,
有時嫉妒心的出現也是好事,這代表你的孩子開始有了進取心和上進心,作為家長,我們只需要適當引導就好,避免孩子有畸形的嫉妒心理,要想孩子完全杜絕嫉妒心理是不可能的。
最後,如果大家對於引導孩子的嫉妒心理還有其他小妙招的話,歡迎積極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