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個症狀提示胃癌在“敲門”,及時體檢能救你一命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健康

當你出現胃疼、燒心這些症狀時,是否擔心過胃癌來“敲門”?

國際胃癌大會(IGCC)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佔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受訪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 張壽儒

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 王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吳安華

65%的胃癌患者得過“胃病”

胃處於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遺傳、飲食、藥物、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都可能導致胃部出現問題。

上腹部疼痛是胃病的常見症狀,且不適症狀在服藥後往往能有效緩解,容易讓人放鬆警惕,給了胃癌可趁之機。

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最常見的胃病是胃炎和胃潰瘍,但兩者疼痛的部位有所區別。

胃炎的疼痛沒有規律、程度較輕,但餐後會有比較明顯的脹痛,並伴隨打嗝、噁心等症狀;

胃潰瘍的腹痛有周期性變化,發作時痛感較強,可持續數日到數月不等,即使緩解,過段時間也可再次發作。

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徵兆

胃癌早期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容易與胃炎、胃潰瘍等常見胃病相混淆。

胃病患者出現以下5個症狀,可能是向胃癌惡化的徵兆


胃疼丨變得毫無規律

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自身特點。以胃潰瘍為例,正常來説在飯後1小時左右會出現痛感。一旦疼痛變得持續且毫無規律,就應警惕癌變的發生。

燒心反酸丨反覆出現

“燒心”是指發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説的“心窩”處的燒灼感,主要是由於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導致的。

胃會分泌胃酸,胃內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為鹼性,當酸性物質“跑”到食管後會腐蝕食管黏膜,導致“燒心”。“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覺到酸性物質。

體重丨快速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減弱,易出現食慾減退、腹瀉、乏力等症狀,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短期內身體發生急劇惡變,機體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出現吸收障礙,體重會快速下降,體形有明顯的消瘦,且吃藥也完全無法緩解病情,這就可能是癌變信號。

腫塊丨堅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況,如果在心窩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格外警惕是否為癌,否則隨着包塊增大,會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後,不適感會大大增加,貽誤治療。

大便丨黑色且原因不明

血豆腐等食物、鐵劑等藥物都可導致大便顏色發生改變,但這些都有跡可循。

如果胃病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潰瘍出血或發生癌變,需要到醫院檢查,進一步確診。

6個生活細節防胃癌

胃癌是一種生活方式導致的癌症,要想防住胃癌,這6個生活細節能幫上大忙。

飲食清淡少醃燻

胃癌常被稱為“窮癌”,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胃癌的發生與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有一定關係。

剩飯菜、醃製食品吃太多,長期攝入大量亞硝酸鹽以及吸煙、飲酒、高鹽飲食等都是誘發胃癌的“元兇”。

使用公筷公勺

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衞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認為78%的胃癌可歸因於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基本不分餐的中國,筷子便成了該細菌最好的載體之一。

分餐、用公勺,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戒煙、限酒

吸煙

酒精

新鮮蔬果要多吃

多吃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攝入蛋白質、豆製品,改進營養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高危人羣重體檢

以下高危人羣1~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有長期胃病史的人羣;

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40歲以上者;

接受過胃部手術的人羣,殘胃易形成胃癌;

家族裏有直系親屬為胃癌患者的人羣。

經常運動

適當參加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消化系統的蠕動,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