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執筆:毛寧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信飛揚,成為樂觀堅強的人,但是現實中不少人都擁有自卑心理,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孩子身上,成為影響其一生的“刺”。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前幾天幸孕姐到表哥家裏做客,他們家的康康已經上小學了,原來只記得孩子很調皮樂觀,見誰都能樂呵兩句。
這回來發現康康好像出現了不少變化,不僅不愛笑了,家裏人讓表演下新學的才藝也瑟縮着不敢動,看孩子這樣表哥就沒忍住訓斥了幾句,但康康似乎更加膽小了些。
還是親戚打圓場,讓康康和小弟弟妹妹們玩,但康康明顯更為抗拒主動交朋友,逃也似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間。
表哥這邊忍不住吐槽自己“不爭氣”的兒子,有親戚卻説:“我看康康是不是有點自卑的傾向啊,你們教育孩子可得注意點心理方面的,娃明顯是不願意開放自己了。”
親戚説這話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她專門研究兒童心理很多年,還分享了不少長大之後自卑的人,其實大多都是童年的時候有過一些不好的經歷所致。
自卑的人大多是小時候有過這幾種經歷1、語言上被貶低
這種“打擊式教育”其實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最為常見,因為我們很少習慣於去直接表揚誇獎孩子,更多的是通過貶低孩子來企圖讓孩子上進,但真的能如家長所願嗎?
童年時期是對人的一生起着很大影響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言語傷害會變成一根根刺,深深地埋進孩子心裏,形成孩子內心根深蒂固的影響。
大學畢業後“啃老”十幾年的王女士之前上過電視節目,被問及為何不去工作時,她説自己從小被父母打擊長大……
“你做得好狗都能做好。”
這是她從小聽父母説的最多的一句話,時至今日,還縈繞在自己的耳邊,每每自己想要幹出一番成績時,都會被它打回去,久而久之,就破罐子破摔,認為自己反正什麼都做不好,不如什麼都不做。
如果孩子長期受到家長的打擊,比如“你做不好”、“你是蠢笨的”,那麼在孩子心裏也會形成下意識的認為,自己可能真的做不好。
畢竟父母對孩子的而言就代表着權威,這種不好的評價反饋會造成孩子潛意識自卑的根源。
2、情感上的忽視
生兒育女,並不僅僅單簡單的生下來養大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建立情感連結,這也會是孩子今後的人性基礎。
人都是需要温度的“羣居動物”,尤其是幼兒在出生後更需要的就是情感重視,如果他經常渴望媽媽的擁抱、渴望爸爸的鼓勵。
但如果伸出手得到的只是漠視,孩子的情感探索受阻,這種情緒就難以蔓延,停留在嬰兒時期,沒被愛過的人也不懂得愛別人,情感上自然容易緊張、焦慮和自卑。
3、行為上的體罰
體罰到底合不合適,一直都難有定論,但在孩子而言,如果在一定程度的體罰過後,沒有給予心理干預,長期如此肯定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
孩子容易變得內心、封閉,不願意交流,又或者是“以暴制暴”,開始攻擊自己或者是身邊的人。
父母應該如何帶孩子走出自卑陰影?1、少否定
孩子幼小的心靈更需要的是肯定與鼓勵,第一次洗碗沒洗乾淨也應該先肯定孩子的行為,再温和的指出問題。孩子犯錯時應該首先肯定其承認錯誤的勇氣,再來對事情本身進行教育。
遇事先要鼓勵孩子,幫助他多次嘗試,千萬不要吝嗇於自己的誇獎,你的一句讚揚可能是孩子前行的最大動力。
2、幫助孩子表現
很多父母會強行要求孩子去展示自我,但這世界上本來就有外放的人,也有內斂的人,內向不是缺點,尊重每個孩子的性格,幫助他在自己適合的方面表現,樹立其自信心。
幸孕説:
還記得在某一期的《奇葩説》中,馬東問心理學家武志紅一個問題:
“很多人把長大後的不順心、不如意,甚至一些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有!”
這是武志紅的回答,想必也是各位的心聲,孩子的成長本身就與原生家庭,與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有着萬縷千絲的聯繫。
為人父母、為人子女,其實是一段需要不停歷練的修行,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試錯,才能找到一個讓彼此舒服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