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
近日,青島一兒童醫院的醫生實名倡議讓更多家庭意識到磁力珠的危害,得到眾多網友的點贊和轉發,也讓大家再次關注到“五顏六色”的磁力珠潛在的安全隱患。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發生了多起孩子誤食磁力珠的案例,如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權威檢驗中心按照玩具的國家標準,對採集到的27批次磁力珠進行了檢測,結果全部不合格。
6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查詢發現,網上電商平台已經將磁力珠的消費提醒置頂,提示遠離嬰幼兒,請勿吞食。有部分商家在售賣時標註着“益智”“減壓”等標籤,其中一家母嬰店鋪也在售賣,月銷量高達8000單。好心網友紛紛湧入評論區和問答區提醒家長警惕磁力珠。
商品截圖
曾發生過多起孩子誤食磁力珠案例
6月19日,山東青島一兒童醫院的醫生髮視頻實名倡議,希望通過轉發讓更多家庭意識到巴克球(磁力珠)的危害。他表示,19日,他接診了一名誤食螺絲釘的2歲小朋友,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之前還吃過3顆磁力珠,當時並沒有症狀。這次吞下螺絲釘後,孩子有腹痛哭鬧的症狀。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螺絲釘和磁力珠吸附在一起,在腸管的不同部位,造成了腸管的夾角以及腸管的穿孔和壞死。此前他們還接診過一個小朋友,孩子來到醫院時已經快休克了,通過檢查發現孩子誤食了19顆磁力珠,穿孔部位多達9處,術後轉入了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
問答區截圖
22日上午,此視頻已經獲得近50萬的點贊,高達11萬次的轉發。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留言道:“每年都提醒,每次都有家長粗心。”“建議很好,但現在網上還有店鋪在售賣。”
近兩年,孩子誤食磁力珠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危害生命。據九派新聞報道,4月25日,深圳龍華區的濤濤出現了腹痛嘔吐現象,隨即到醫院進行檢查發現,是因誤吞磁力珠導致。並且吞服時間過長,已經導致孩子腸穿孔,必須馬上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醫生表示,磁力珠吸附在一起後在腸道內會發生化學反應,且長度過長,無法排出體外的。如果任由發展下去沒有及時就診,就會出現腸源性的感染、膿毒性休克的情況,重則會危及生命。
多家媒體此前報道,吉林長春市也有一名2歲男童誤吞了磁力珠導致胃穿孔、腸壞死。孩子媽媽介紹,孩子肚子脹得特別硬,吃東西腹瀉加嘔吐,嚴重的時候就不排便了。最後到醫院做的手術,小腸被切除了一塊。6月22日,孩子媽媽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孩子術後在醫院住了半個月,現在恢復得挺好,已經痊癒了。
評論區截圖
母嬰店熱賣磁力珠月銷8000單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多家電商平台上都有商家在售賣磁力珠,價格區間在10元至200元不等,價格越高珠子越多、顏色越豐富,並且銷量都挺高的。平台將消費提醒置頂,提示磁力珠有強磁性,請遠離嬰幼兒,請勿吞食,如誤食請速就醫。
據央視新聞曾在2021年5月報道過,磁力珠也叫巴克球,巴克球算是一種成年人解壓的用品,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記者在一些電商平台上搜索關鍵詞時,發現一些母嬰專賣店、嬰童專營店裏面都有巴克球在銷售,這家店鋪網頁上將巴克球直接標註為兒童益智玩具。寧波質檢院國家文教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按照玩具的國家標準,對採集到的27批次巴克球進行了檢測。巴克球本身還具有磁性,磁通量越高也就意味着磁性越強。結果根據磁通量的測量顯示,27批次巴克球都超過了標準限值,不符合率為100%,全部不合格。
時隔一年,當人們的視線再次轉移到磁力珠時,極目新聞記者發現,大多數商家的商品名稱中仍標註“益智”“減壓”等標籤。記者點開了排名第一的商品,這是一家母嬰專營店,磁力珠的月銷量達8000單。在磁力珠產品介紹中,也有清楚地寫着温馨提示,不適合十四周歲以下的兒童使用。但在該商品的評論區內出現了很多看上去只有6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們在鏡頭前聚精會神地玩着磁力珠。
記者注意到,這些都是消費者在好評時附上的視頻,評論寫道:“兒子唸叨磁力珠好久了,一直想要玩,五顏六色的很吸引人,吸力也很大。”“磁力珠太好玩了,孩子剛收到就玩得停不下來,可以擺出很多造型,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在前幾條評論中都有網友的留言,熱心網友幾乎湧入每一條評論提醒家長磁力珠的危害,在下方的問答區內也全是網友的善意提醒。
極目新聞記者聯繫了其中一家電商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員表示,磁力珠目前不算違禁品,針對使用人羣很多是十四歲以下小朋友的問題,平台往後將加強監管,並告知商家嘗試增加更多明顯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