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別錄》:"療唇口青。"
《神農本草經》:味鹹,平。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輕身。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味鹹、苦、甘,平、微寒,無毒。主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治唇口青。久服益精光,輕身。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鹹苦甘,性平無毒,入肝經。主青盲赤白翳膜,時有淚出,除肝熱,療頭風;研末塗腫毒,貼腦止鼻紅。
決明專入厥陰,以除風熱,故為眼科要藥。鼻紅腫毒,鹹血熱也。宜其療矣。
《藥性本草》:“治肝熱鳳眼赤淚。”
《本草求真》:“除風散熱,凡人目淚不收,眼病不止,多屬風熱內淫,以致血不上行,治當即為驅逐;按此若能泄熱,鹹能軟堅,甘能補血,力薄氣浮,又能升散風邪,故為治目收淚止痛要藥。可作枕以治頭風,但此服之太過,搜風至甚,反招風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貞實、槐實、谷精草相為補助,則功更勝。謂之決明,即是此意。
《本草正義》:決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腎,以鎮潛補陰為義,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風,寒涼降熱之止為標病立法者可比,最為有利無弊。
《藥性論》:"利五臟,除肝家熱。"
《日華子本草》:"助肝氣,益精水;調末塗,消腫毒,熁太陽穴治頭痛,又貼腦心止鼻衄;作枕勝黑豆,治頭風,明目。"
《本草衍義補遺》:"解蛇毒。"
《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五疳,擦癬癩。"
《醫林纂要》:"瀉邪水。"
《湖南藥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腳氣,浮腫,肺癰,胸痹。"
《本草考匯》:決明,味鹹走血,氣寒治熱,故治青盲膚膜淚出之因熱傷血分者,倘系氣分及風寒而致目中諸證,非其宜矣。
《本草經疏》:決明子,其味鹹平,《別錄》益以苦甘微寒而無毒。鹹得水氣,甘得土氣,苦可泄熱,平合胃氣,寒能益陰泄熱,足厥陰肝家正藥也。亦入膽腎。肝開竅於目,瞳子神光屬腎,故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別錄》兼療唇口青。《本經》久服益精光者,益陰泄熱、大補肝腎之氣所致也。
《本草述》:決明子、青葙子,雖曰其治目同功,然青葙子味,《本經》上雲苦微寒,而決明子曰鹹平,在《別錄》又曰苦甘微寒,是固亦有別也。況嘉謨謂其除肝熱,尤和肝氣,其主治優於青葙。又先哲謂其和肝氣不損元氣者,二説豈盡無據歟。餘治一十餘歲童子,素有目疾已愈,又因衄血久而肝腎虛火俱動,致目赤左眼眥微痛,加減六味丸中入決明,不用青葙,而效甚速。
二、現代研究:
1、成分: 主含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決明子素、決明苷、決明酮、決明內酯,以及甾醇、脂肪酸、糖類、蛋白質等。《中國藥典》規定:含大黃酚不得少於0.20%,炒決明子不得少於0.12%,含橙黃決明素不得少於0.080%。
2、作用:本品有降血壓、降血脂、增強吞噬細胞吞噬功能、保肝、瀉下、抑制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3、藥理:
抗菌作用:決明子醇提物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物則無效。
抗真菌作用:決明子水浸劑(1:4)在試管中對石膏樣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降壓作用:決明子水浸液、醇-水浸液、醇浸液對麻醉犬、貓、兔等皆有降壓作用。
對高脂血症的影響:含7%決明子的高脂飲料餵養小鼠2星期,決明子不能影響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但能明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及提高HDL-C/TC比值,即明顯改善體內膽固醇的分佈狀況,而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決明具有抗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膠原(collagen)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保肝作用:決明子熱水提取物口服670mg/kg對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臟有弱的解毒作用。
4、臨牀報導:降低血清膽甾醇,用決明子煎劑、糖漿、片劑共治療100例,2周內有85%降至正常,4周內有96%降至正常水平,血清膽留醇平均下降87.9毫米%,總有效率98%。但遠期效果尚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