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調養
冬季精神要“藏”,就是要使情緒平靜。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學者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覆到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於身心健康。
在神藏於內時還要能調攝不良情緒。在遇到不順心的事、不高興的事時,要學會調攝情緒,儘快恢復心情平靜。
在冬季還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會出現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現象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預防的措施之一是多曬太陽,延長光照時間。
二、起居保健
冬季穿衣要注意“衣服氣候”。也就是説衣服表面温度在零攝氏度左右,而衣服裏層與皮膚間的温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皮膚周圍形成一個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緩衝外界寒冷對人體的侵襲。
在冬天不要為了保暖而不開窗子,長期不開窗子不僅會使室內空氣含氧量降低,而且空氣中的病毒、細菌也容易滋生。所以,冬天應該定時開窗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量的新鮮空氣。
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温濕度。室內一般保持在16~20度較合適,以18度為最理想;濕度一般以30%~70%之間為宜。
不要矇頭睡覺。蒙着頭會造成缺氧而感到胸悶、噁心或從夢中驚醒,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夜間不要憋尿。長時間憋尿,會使有毒物質積存而會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三、堅持鍛鍊
俗話説,“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季堅持體育鍛煉,非常有益於身體健康。
事實已經證明,冬季到室外參加體育活動,身體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縮,能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這樣,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顯增強。
四、飲食宜忌
冬季膳食的營養原則應該是增加熱量,保證充足的熱能。
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
在冬季要“少食鹹,多食苦”。冬季為腎水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
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抗禦過亢的腎水。同時冬季飲食切忌粘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易使脾胃之陽受損。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亦應之。
五、提倡藥補
人體的陽氣於冬季內藏,陰經內守,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來説是進補的好季節。但進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虛實,辨證進行。
1
氣虛者
所謂氣虛,即氣不夠用,動則即喘,體倦,懶言,易汗出、面色淡,舌淡白,脈虛弱無力。可以適當服用人蔘、山藥、茯苓等。
2
血虛者
所謂血虛,即是營養人體的物質不足,不能發揮營養人體的作用。表現為不耐勞作,面無華色、蒼白,健忘,失眠,舌淡,脈細。可以適當服用龍眼肉、何首烏、紫河車等。
3
陰虛者
陰虛是指營養人體的血、津液、陰精皆不足。表現為形體消瘦,午後面色潮紅,口咽少津,心中躁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幹,尿黃,喜冷飲,舌紅少苔,脈細數。可適當服用枸杞子、桑葚、黃精等。
4
陽虛者
陽虛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溏,舌淡胖,脈沉乏力。可以適當服用杜仲、鹿茸等。
進補還要注意年齡特點。學生學習負擔重,睡眠不足,易出現心脾不足或心腎不足,可以常食用蓮子、何首烏等。
小兒內臟嬌弱,易虛易實,飲食不節易傷脾胃,在冬季可以用茯苓、山楂、大棗、苡仁、紅小豆等健脾。
中年人工作負荷重,損傷氣血,可以用龍眼肉、黃芪、當歸等補養氣血。老年人身體虛弱,無病時可以選用杜仲、何首烏等進補,若有病則必須辨證進補。
補勿過偏,服用補藥要恰到好處,否則會導致陰陽新的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