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寶寶“聊天”聊得不亦樂乎,網友:像極了村口嘮嗑的老大爺

寶寶開始呀呀學語的時候,是很多家長最期待的時候。一歲以前的寶寶語言功能開始準備工作,但是還不具有清楚的表達能力,只會説一些“咿咿呀呀~”“啊啊哦哦~”的“火星文”。

假如不談寶寶説話的內容,只看寶寶説話時的表情神態的話還真以為他正在與人們對話,在交流似的。其實寶寶咿咿呀呀的語言就是在學習説話,學別人説話的動作和發聲。以便之後自己也能流利地説話。

近日,微博上流傳着一則熱度很高的視頻,視頻中兩個“人小鬼大”的小寶寶各自坐在凳子上,像兩個小大人一樣在説話,你一句,我一句。時不時地聊嗨了做出激動的神情,偶爾又説得着急了,做出着急的神情,一面拍手,一面嘴不停歇。用“咿咿呀呀”的語言完成了長達一分四十秒的對話。好像這兩個小寶寶都能聽懂對方説的“咿咿呀呀”,然後還要給出對方回應。

網友們都被這兩個小寶寶逗笑了,紛紛留下自己的評論。“兩個小寶寶像極了村口嘮嗑的老大爺。”“寶寶説:今天的奶粉不好喝。”“是呀是呀,我也覺得”“剛打開以為説的是蒙古語,結果是嬰語。”網友的幽默評論,讓這兩個寶寶的交談瞬間變得繪聲繪色。

其實,寶寶在幼兒時期語言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對語言特別敏感,是對寶寶進行語言培育的好時機。在這幾個時期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家長們千萬別錯過了。

一:口語發展的前期

剛剛步入幼兒時期的寶寶,口語表達不成熟,所以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要什麼。也會用哭鬧的情緒讓家長了解他自己的狀況。不得不説,這個時期的寶寶真的太聰明瞭。

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多訓練孩子分辨聲音:

(1):清楚聲音種類和來源

模仿生活中的聲音,讓寶寶加強對聲音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將有聲音的玩具或其他藏起來,讓寶寶自己尋找。訓練寶寶的聽覺機警能力。

(2):多讓寶寶熟悉周圍環境中事物發出的聲音

家長給寶寶做一個引導,聽到鬧鐘響起,就拿起鬧鐘,讓寶寶清楚對應這是鬧鐘所發出的聲音,聽到門鈴聲,就指向門口等。

(3):與孩子一起模仿聲音

一般孩子語言能力的成長都是從“擬聲”開始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模仿動物的叫聲。敲門的聲音,以及電話鬧鐘等容易擬聲的東西。

二:口語發展的建立期

寶寶的語言準備期就是當他開始會發出一個有意義的單字來回應他人的時候,就是寶寶口語發展建立期開始的表現。但是寶寶的詞彙量很少,還是會有用“啊~”的聲音來表達。隨着寶寶詞彙量積累越來越多,寶寶口語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各位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多與寶寶進行以下幾種互動:

(1):語彙期

這個時期家長要多向寶寶介紹身邊的各種事物來增加寶寶的詞彙量,當寶寶已經能聽懂簡單基本的詞彙時。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向寶寶介紹一些常見的人,或者動物食物等名稱。隨着寶寶的理解,逐漸往詞彙或句子方面理解。多讓寶寶開口表達,要與不要。以及對應事物的名字。家長可以多指導寶寶識別物體,讓寶寶幫忙拿玩具,拿麪包等。

(2)簡單句時期

寶寶詞彙量積累足夠時,就會組成他們想表達的短句。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在説短句的同時記憶完整的句子。比如,當寶寶説“水水”的時候,家長就要説“我想喝水”當寶寶説“開”的時候,家長就要説“把門打開”建立寶寶語言能力的自發性。在寶寶腦海中加深理解,逐漸會進入説長句的狀態。

那麼,總結起來就是,在寶寶口語發展前期,家長可以以非口語的形式與寶寶互動。主要訓練寶寶分辨聲音,瞭解聲音的能力。寶寶的口語建立期分兩個階段,語彙期,家長主要幫助寶寶增加日常詞彙量,在詞彙中加上動作,聲音等。簡單句時期,讓寶寶自行主動地説出日常物品的名稱及功能。增強寶寶的理解事物的能力。

寶寶學説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詞彙的積累以及物品的對應訓練都必不可少。家長要做寶寶的引路人,幫助寶寶做好説話前的基礎工作。不能急於求成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7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個小寶寶“聊天”聊得不亦樂乎,網友:像極了村口嘮嗑的老大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