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隨堂檢測完,成績出來,數學老師總會説一句“這道題我已經講了幾百遍了,一到考試還是有那麼多人寫錯”“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看卷子幹什麼?看我”“看我幹什麼?我臉上有字嗎?看黑板”“來來來,這道題我再講最後一遍,下次要是遇到誰再寫錯,就給我把卷子抄十遍!”......
這些話語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這麼多年了,儘管全國各地的教師教學風格迥異,但在教育學生上的話語卻做到了出奇的統一。
尤其是小學的數學老師,對學生的粗心大意、反覆在一類題上栽跟頭,更是深有體會。畢竟小學數學知識點不算很多,也不難,大多數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點,可偏偏一到考試就現了原形。結果老師生氣,學生也抱怨自己太粗心,要是考試時仔細審題,將題目要求看完就好了。
然而,學生解題錯誤,沒看清題意,真的只是因為粗心、馬虎嗎?深入分析背後的原因,我們會發現,粗心的背後反映了學生審題能力的薄弱。
那麼究竟學生的審題能力為何會如此薄弱呢?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與教師的教學有沒有關係呢?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又該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呢?這些問題都將在下文一一作出解答:
審題能力
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把一些審題中出現的不好的審題習慣扼制住。審題能力是一種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識水平為基礎,更需要有良好的讀題習慣、有效的思考方法為保證。這種能力的獲得是一個學習積累、反思、鞏固、發展的長期過程。
審題不準原因
1、教師原因
教師只講備課時準備的內容,把課堂教學當作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審題習慣培養不夠重視。課後練習教師代替學生分析、講解,學生失去了思考的積極性和習慣。
2、學生原因
(1)不良的審題習慣.
很多學生做題只用眼睛掃一遍,就動筆了。
(2)消極的思維定勢
做題時學生往往沒把題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以為是平時做過的,這就是“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
(3)懶惰的心理因素
學生由於平時有依賴性,一遇到需要動腦思考的題目,便主動放棄,希望依靠別人。不去思考,內心主動把它歸為不會做的題目。
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1)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2)長期指導和訓練,培養學生仔細審題的習慣
(3)聯繫實際,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
(4)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獨立做作業的習慣
(5)熱情鼓勵,培養學生勤學善思、質疑問難的習慣
(6)多加引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具體表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呢?
應用題
應用題是由情節和數量關係兩個部分交織在一起組成的。審題時要審清題目的情節內容和數量關係,知道這道題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並能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使題目的條件、問題及其關係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為正確分析數量關係和解答應用題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1
“讀”
讀,就是認真讀題,初步瞭解題意。讀題是瞭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是培養審題能力的開始。要培養學生反覆、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一年級教師要進行範讀、領讀。
讀題時要訓練學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斷句。二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獨立朗讀、逐步過渡到輕聲讀、默讀,養成自覺通過默讀理解題意的習慣。
2
“敲”
敲就是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語言文字是應用題各種關係的紐帶,也是解題的攔路虎。因此,審題教學要像語文教學一樣,讓學生理解應用題中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學生書面語言的閲讀能力。
首先,對應用題表述中的數學術語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如“倍數”應用題“倍”的含義、行程問題“相向而行”、“ 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學生對這些術語沒有正確的理解,就無法理解題意,進而妨礙數量關係的確立。
其次,對應用題中揭示數量關係的關鍵句要反覆推敲,理解它的真實含義,為正確解題鋪平道路。
3
“述”
三、“述”
述,就是複述題意,進入情境,用自己的話複述題意,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分析清楚應用題的情節,使題目內容轉化為鮮明的表象,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複述題意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題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
4
“擬”
擬,就是模擬情景,展示數量關係,有些題目可通過指導學生列表、畫圖等方法模擬應用題的情景,使應用題的情節、數量關係直觀全面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掃除理解題意的障礙。
此外,在教給審題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審題訓練,以培養他們認真審題的習慣和提高審題的能力。
計算題
四則混合運算是計算教學中的難點內容,也是學生出錯率最高的題型之一。因此,四則混合運算的審題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做到:
1
“看”
先看一看題目裏有幾個什麼數,會有幾種運算符號;再看一看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繫。
2
“定”
“定”,就是對題目整體觀察後,確定運算順序。即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後算什麼。可採用畫線標序的方法。
3
“想”
“想”,就是分析題中的數值特徵和運算間的聯繫,聯想到有關運算定律、運算性質,然後進行運算。
計算題的審題教學,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習慣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計算題算得正確、迅速。
文字題
文字題是介於計算題與應用題之間的一種題型,是計算題的語言表達形式,是應用題數量之間關係的概括,是溝通式題與應用題的橋樑。加強文字題的教學,可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數學術語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併為解答應用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有些文字題數量關係複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經常造成解題差錯。因此要強化文字題的審題教學,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審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題的正確性。
1
“扣”
“扣”就是緊扣關鍵詞。文字題中的數量關係,往往是由題中的一些關鍵詞決定的。常用的關鍵詞有“乘”、“乘以”、“ 被...乘”、“...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
2
“縮”
“縮”就是抓主幹縮句,即把題目骨架用關鍵詞表示出來,再列式計算。
3
“分”
“分”就是抓關鍵分層次。即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分清層次,把整道文字題分解為幾個小部分,就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4
“索”
“索”就是執果索因。如果文字題的問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後求的是什麼,就可以從問題入手,執“問題”這個“果”去索取解決問題的“因”。
審題能力的培養,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錯題進行分析,以增強學生對審題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積累有關審題方面的經驗。
總之,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幾乎無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生自己反覆的練習、教師的分析指導中逐步養成。學生經過了嘗試,才會有體會和感受,才會更深刻地理解教師的分析、指導,而教師的包辦代替只能扼殺學生的思想。在今後教學中,教師還要經常提醒學生仔細讀題,認真審題,要不斷做學生的表率,傳授他們審題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