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又稱“攝生”,它主要闡述人體要順應自然規律、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及病後調理、防病復發,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中醫學的養生學説,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體現,通過養精神、暢情志、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温等方法手段,以使精氣充沛,氣機條達,氣血運行通暢,臟腑功能健運,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特點是從整體上突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心思想,大致分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時,做好預防工作。中醫學強調了調攝精神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素問·上古天真論》載:“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主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反對“以酒為漿……起居無節”,説明日常的飲食、起居和勞逸對健康有着重要影響。在鍛鍊身體以增強體質、減少和預防疾病發生方面,《黃帝內經》提出了“廣步於庭”,東漢醫學家華佗吸收前人“導引”精華,模仿動物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其後有太極拳、氣功等方法,這些手段可促進血脈流通、關節疏利、氣血暢通,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而且對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康復治療作用。根據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中醫學注重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護身體健康。如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等。對於反常的氣候變化或遇到疫癘流行則需要“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避其毒氣”,這對防病治病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對傳染病的隔離治療也很注意,隋開皇初年就開闢了“癘人坊”對麻風病進行隔離治療,明清醫家對疫病的預防明確主張採取隔離措施,對遺傳病、職業病的防治也有諸多創見。免疫學方面的思想歷史悠久、成果豐富,如《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觀點。東晉葛洪用狂犬腦組織外敷傷口治療狂犬咬傷,開創免疫法治療狂犬病的先河,比巴斯德將狂犬疫苗首次用於人體早了大約1600年;宋、明時期,我國最早創制了“人痘接種法”以預防天花,17世紀清代張琰總結的《種痘新書》,先後傳到歐亞各國,成為人工免疫法的先驅,是比英國18世紀末發明的牛痘接種法早幾百年的先聲。宋代沈存中提出浴後衣以火烘,明代李時珍主張病人衣服放於甑上燻,羅世瑤主張將病人衣服置蒸籠蒸,後世民間以艾葉、雄黃、蒼朮燻煙以消毒防病,以大青葉、貫眾、板藍根預防流感等均有一定作用。在飲食調理方面,中醫學認為“藥食同源”,以四氣五味等中醫理論指導,唐代孫思邈指出:“夫為醫者,當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並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悦神爽志,以資血氣”,是中華飲食文明的特色組成部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既病防變是指疾病已經發生,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和傳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生半死也。”中醫學早已認識到外邪侵入人體應及早進行治療。漢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特別重視外感疾病在邪正抗爭中的傳變規律,如由表及裏、由腑及髒、由陽及陰等,示人唯有掌握疾病傳變趨向,才能立足於既病防變,治療得當;對內傷疾病也強調了要重視其傳變規律,如“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是對肝病實證的治療,除治肝本身外還要注意調治脾胃,防止肝病傳脾,導致脾病。清代葉天士注意到温熱病傷及胃陰之後,因病勢進一步發展往往耗及腎陰的病變規律,故主張在甘寒養陰方中加入一些鹹寒滋腎藥,並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療原則。這些體現了既病防變的思想,是中醫學強調整體觀的斐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