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絡上有個媽媽求助,孩子問她:為什麼同學家裏有游泳池,我們家卻沒有?
最近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常常需要在網絡上通過照片和視頻“打卡”,也因此,孩子們通過視頻看到了其他同學的家。
所謂“比較是萬惡之源”,對比很快就給孩子帶來了“傷害”,於是就有孩子向父母發出了扎心一問:為什麼我們家沒有花園?為什麼別人家有寶馬,我們家只有電動車?
遇到這種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告訴孩子家裏沒錢、有錢,還是直接給孩子看存款呢?
此時父母給出的不同的回答,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1
家裏沒錢
我們家窮
有的父母不管家庭真實經濟情況如何,都會選擇回答:因為我們窮,我們家沒錢。
有的父母或許不會這麼直白的説:家裏沒錢。但是會在給孩子買東西時,反覆強調,我們家條件沒別人好,這些給你買東西的錢是多麼多麼的來之不易,給你買一個玩具,家裏都能買好幾頓的菜了,你以後賺了大錢,可不要忘了爸媽等等。
選擇用“哭窮”的回答方式,是希望孩子能懂得節約,長大了懂得努力生活,不會成為啃老一族。
因為“懂事”“體諒”,不少孩子會不再開口要求父母買很貴的玩具。長大後也會更努力的工作、賺錢,改善生活。但“哭窮”式教育所帶給孩子的,是這些信息:
我們家很窮,跟別人家沒得比。 我想要喜歡的東西不能向爸爸媽媽要。 我要賺大錢,不然爸爸媽媽會不要我。由此,孩子還將失去對家的安全感,甚至有些該買的東西,也不敢跟父母説,自卑和愧疚感會一直伴隨着他們成長。尤其是那句:“以後靠你了”,更是讓孩子從小就揹負壓力,從而長大後會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獲得金錢會迫使自己作出違心的選擇。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有急用錢的時候,卻不敢求助於父母,他們會怎麼做呢?會網貸和裸貸嗎?一個整天看着父母為錢發愁、抱怨的孩子,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嗎?
2
我們家有錢
以後都你的
還有的父母會選擇回答:我們家有錢,以後這些都是你的。
這種回答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前陣子網上有一個媽媽,在扣除房貸等費用後,全家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情況下,還執意給孩子買一雙1299元的鞋子。
雖然這個媽媽有些極端,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不少父母都有“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不管自己的生活過得多麼拮据,還是會想方設法把最好的給孩子,別人家孩子有的東西,更是會盡力給自己家的孩子買。
而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接收到的信息是:
我家裏有錢,我想要什麼爸媽都會給我。 我不用努力也能輕易得到這些。 我家裏的錢,都是我的。如果有一天當你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們會怎麼想呢?
那時的他們不僅不會有感恩之心,甚至會心生埋怨。並且一旦滋生了攀比心理,當求而不得時,他們會不會選擇去借貸呢?會不會一時氣憤走上不歸路呢?
教育學家陶知行曾説: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
那要如何回答:我們家有錢嗎?
3
我們家有錢
但不是你有
我的建議是,父母要如實告知孩子家裏的經濟情況。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很好,可以跟孩子説:我們家有錢,但這些錢不是你的,是爸爸媽媽的。在你沒成年以前,我們會幫你付上學和生活的費用。如果你想有錢,等你成年以後,可以努力靠自己去獲得。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不是很好,可以跟孩子説:我們家沒有很多錢,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上學和生活的費用。等你成年以後,你就要努力靠自己去生活。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父母還可以告訴他們家裏平時的開銷都用在了哪些方面,多少錢是夠日常生活的。
當父母如此回答孩子的時候,孩子得到的信息是這樣的:
我們家的錢是通過爸爸媽媽努力得來的。 在成年以前,爸爸媽媽會保證我上學和生活的費用。 我如果想有錢,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為什麼會建議父母使用這種回答方式呢?因為只有讓孩子知道家裏真實的經濟狀況,才更有利於他們養成量入為出的消費理性。再想想看,我們為什麼要送孩子去讀書?是為了響應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嗎?
其實,是為了讓孩子能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人,有能力養活自己,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主。作為父母,要懂得放手,授孩子以魚不如授孩子以漁。與其想着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不如培養孩子追求最好一切的能力。
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人生。你會怎麼回答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