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養出優秀娃靠“交談式育兒”?錯了,有規矩才是關鍵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健康

在書苑經常發生小朋友爭搶一本書的情況,不少寶媽都會把自家娃拉開進行教育,儘量避免矛盾和衝突。但那天卻見到了一名寶媽做法和大家都不太一樣。

那天,多多正在看一本恐龍大百科,這時進來一個小男孩,不由分説從多多手裏把書搶走了。多多被突如其來的搶奪有點蒙,就聽到男孩子的媽媽説:“那是別人先看的,我們要等一等,把書還給小朋友。”

小男孩顯然沒有聽進去,徑自看起書來。多多説:“這是我先看的,請還給我。”

“就不!我要看!”小男孩話還沒説完,多多也不甘示弱,一把把書拿了回去

小男孩見狀大哭起來:“他搶我的書!”孩子的媽媽依然不氣不惱地看着哭鬧的孩子説:“的確是小朋友先看的。”後來母子倆並沒有待多長時間,就離開了。

他們走了以後,書苑的媽媽們説:“這媽媽脾氣可真好啊,這種情況還能講道理,我可做不到。”

這不禁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這種“交談式育兒”方式,真的正確嗎?

育兒中用談心的方式是否有用?

在各種育兒理念的引領之下,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育兒質量。尤其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不再用嚴厲的言語來呵斥孩子。而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吼不叫不打不罵,選擇談心的方式進行教育,以達到共情的目的。但這種對話模式,能起到我們想要教育孩子的目的嗎?

一方面,對話本身,基本不會影響孩子的決定。

換句話説,就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他內心對於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比如男孩的媽媽説:“是小朋友先看的,我們需要等一等。”但是孩子卻認為:“我已經拿到了手裏,就是我的。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是對話本身,孩子並不能領會到家長想要表達的意思。

另一方面,共情沒錯,但前提需要孩子具備是非對錯觀。

太多的育兒理論都告訴我們,孩子情緒崩潰大哭大鬧的時候,要先“共情”,讓孩子明白家長懂他的情緒。從書苑寶媽們的討論中,也能聽出來大家對於“交談式育兒”的羨慕。

可我們都忘了,如果孩子自身的行為是錯誤的,那麼在共情之前,需要孩子明白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盲目的共情,只能助長孩子的“不講理”狀態。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心平氣和的採用聊天溝通的交流方式,的確是我們為人父母的進步。但是,單純的“交談式”並不能起到想要的教育作用,還需要規矩和約束的輔助。

孩子成長需要有規矩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矩,只有在規矩規則的指導之下,才能更好地做事做人。

哥哥上小學之後,每次放學回家都想要先看電視再寫作業。一開始是被允許的,但是每次他都會很晚才寫完作業,第二天早晨不是起不來牀,就是無精打采。經過溝通之後,我們改變了策略

電視可以看,但必須先完成作業。為了儘快看電視的哥哥寫作業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電視節目也被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內。這樣既能高效完成作業,又能安心地享受娛樂時光

《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一書中提到,立一些適合孩子成長的規矩,能夠幫助孩子向正常的方向成長。

這就是在規矩約束之下的快樂,只有你做完應該做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個道理對於三觀正在形成的孩子而言,至關重要。看起來是規矩束縛了他,但其實他從規矩中獲得了更多的快樂

相反,不經常受到紀律約束的孩子並不快樂,他們缺乏必要的工具來控制生活中的關係和挑戰。

也即使當“沒有規矩”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缺乏一個準繩去衡量對錯,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孩子會快樂嗎?他會享受這種無法做出決斷的人生嗎?

單純的“交談式”育兒對孩子影響大

人是情緒動物,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有情緒不代表可以隨意發泄,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需要學着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但是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媽媽的“超淡定”做法,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她的管教力度,最終倆人只能是離開“是非之地”。那麼對於那個小男孩而言,他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嗎?下次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呢?我想孩子未必懂得

因此,這種單純的“交談式育兒”,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會有一定的影響。

首先,孩子會缺乏自律性。

當孩子在成長中遇到問題時,家長想通過完全“交談”的方式,讓孩子明白道理,其實挺難。孩子的錯誤行為沒有及時被糾正,他就會一直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來辦事。這樣的肆意生長狀態,何談自律呢?

其次,不懂得尊重他人。

就像那個小男孩一樣,他想要看的書,就要馬上拿到自己手裏。完全無視媽媽所説的話和對方小朋友的感受。在他的世界裏,只有“我想要”,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尊重更是無從説起。

最後,缺乏和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交談式育兒”模式支持下的孩子,沒有更多的機會去和別人學着配合。因為媽媽會説:“你這樣做不對哦,或許你可以試試這麼做。”但是當媽媽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往往這個事情已經發生過了,下次不知道啥時候才有機會進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