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波,鄭州郊外一個小院的主人,這是喧囂之外的一所僻靜之處。造像、寫書、修心、悟道……他隱居至此,一呆就是十年。從研究佛教文化,到成為佛造像者,如今這一切已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圖文攝客微刊 吳瑋)
一個看似普通的農村小院,門口保留着農家門面的原有面貌,甚至連周邊的村民都不知道里面有一位佛造像者。走進後卻是別有洞天,佛像、石雕、流水、禪意,讓你置身其中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一道門好似隔着兩個世界。
大約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中華祖先經西域將佛教引進中土,在石窟造像的影響下,佛造像的材質及表現形式逐漸變的豐富。圖為王勇波創作的地藏王菩薩造像。
王勇波出生在古都洛陽,自幼生活在龍門石窟附近,高中來到鄭州學習美術,大學後一直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他説,今天他所做的事應該是註定的。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和佛結下了緣。
10年前,已經在鄭州打拼了好些年的他,雖然經濟上得到了可觀的回報,但卻有很多辛酸和煩惱。迷茫之中,兒時有關佛的記憶慢慢在他腦海中清晰起來,王勇波逐漸開始關注佛教文化、接觸佛造像。因緣、喜樂,是王勇波經常會説的兩個詞,為什麼會從事佛造像,他自己也説不清,也許是因緣已到,他説做這件事註定就是一輩子。
簡陋的書房內有大量的專業書籍,一摞摞散放在幾張小牀上。在這裏,他可以靜下來潛心閲讀、學習。王勇波愛看書的習慣也影響到了他8歲的兒子。
王勇波並不善書法,但他依然堅持寫心經。他説,267字的心經博大精深,是佛學的大智慧。
小院子後邊是王勇波製作佛像的工作室,一個類似倉庫的大車間,一尊尊形態各異的佛像從這裏成型。
王勇波説,一尊佛像雕塑從構思到完成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有時甚至要花費幾年之久,每一個佛像泥塑小稿要反覆修改後才開始進行製作。王勇波的作品是慢工出細活兒,創作過程很長,尤其是佛像的臉部表情,為了盡善盡美,他甚至要耗上兩三年去精研細琢。
王勇波具有一種執拗的匠人精神,他對每一件作品都力求打磨到極致。王勇波完成每一件佛造像均沒有時間表,他不會拘泥於古,更不會按圖索驥刻意模仿,王勇波説道:“我每做一尊佛像,都會以傳世之作的態度對待”。圖為王勇波在為他創作的3米高的韋陀菩薩進行後期着色。
問佛、知佛、懂佛,方能造佛。王勇波對自己創作的佛像充滿了感情。置身於他創作的佛像前,好似一場人與佛的對話,一次心與心的交融。
只有喜愛,創作的過程才是愉悦,這其中滋味是旁人無法體會的。冬日裏,製作佛像的工作室異常寒冷,一爐紅紅的爐火增加了幾許暖意。對於王勇波來説,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很簡單。
佛造像有很多材質,如石刻、銅鑄、木雕等,因材質不同技術技巧也不同,王勇波所製作的佛像工藝複雜,主要採用的是一種古法的失蠟注銅工藝,最後他還會對佛像進行彩繪。王勇波説,一個佛造像者的技術只是一方面,還需要了解佛法的智慧,更需要的是一種信仰。
王勇波的工作室有一個別致的佛堂,裏面擺放的都是他親手製作的佛像。
除了進行佛像雕塑,王勇波還堅持寫書,至今已經寫了近65萬字。他説我們熟悉的四大名窟以及博物館展存了很多佛造像精品,但造像者卻不為人知,他希望將這些造像藝術家和佛造像作品記錄下來,傳承下去,他説不論在藝術史還是佛教文化上這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他要出書,就叫《佛像造像記》。
研究佛教文化的這十幾年來,王勇波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他更加沉穩、淡定,在外人看來他顯得有些不苟言笑。
做佛像雕塑不但要了解佛教文化,還要掌握各個時期佛造像的特點,王勇波幾乎走遍有佛造像的地方,他會情不自禁的拿起手機不停的拍照,也許他想把每一個細節都記錄下來,也許拍照只是他表達讚歎的一種方式。王勇波説,每個時期都有佛造像之人,只有來到這些佛像古蹟前才能真正領略到先人的造像精神。
他對那些因各種原因而遭到破損及殘缺的佛像感到非常痛心。
王勇波説,他有一個夢想,就是在國內建造一所佛造像研究院。他想讓更多的人通過佛像藝術領悟佛家提倡的真、善、美。
懷着對佛的敬畏之心,本真、信仰、堅持,這是在他身上烙下的印記。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因佛文化讓他執着於佛像雕塑,與其説王勇波是佛造像者,不如説他是在通過佛像雕塑來表達對佛的敬畏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