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又一次出圈了!
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演講台,來自中國四川的手工姑娘雁鴻,用一組作品驚豔了所有人。
《半面妝》,前後歷時半年
圍觀的學者紛紛上前,感嘆着中國古風“半面妝”的豔麗絕色。
又被精緻的細節嚇到:啥?這是純手工藝術品?
難以想象,這幅驚倒眾人的作品,靈感來源僅僅是一幅雁鴻偶然看到的畫。
把畫中仙變作世上人,神筆馬良也不過如此了。
但雁鴻的奇思妙想,遠遠不止這樣...
2019年8月,雁鴻用了13天畫圖、打磨和掐絲,組裝整整2天,共計耗費200小時。
打造出了一頂絕無僅有的孤品“京劇鳳冠”。
而打造這頂鳳冠的原材料,居然只是平平無奇的18個易拉罐!
連原版設計的官博都前來膜拜:大佬,請賜給我一雙能做出同款的手。
最後的成品,不出意料引來了上百萬人的刷屏圍觀:
“天哪……神仙技法,太美了。”
“我又一次愛上了國風,老祖宗真的牛X。”
而這些作品的作者雁鴻,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師,而是個入行才一年多的“菜鳥新手”。
這個89年生的四川姑娘,讀了7年醫學,又做了3年化妝師。之後,她頂着眾人的反對聲,投入了傳統古風的手工創作領域。
“國風有不同風格的美,因為美,所以有人喜歡。美的東西就是靈感,就是思路,所以我喜歡多元化的國風之美。
因為喜歡,所以創作。”
她曾經用一張薄如蟬翼的紙,1:1做出了原價值幾十萬的點翠飾品。
因為痴迷點翠工藝,便仿着《如懿傳》裏的耳環做出了同款。
同款耳環
雁鴻另一件掐絲仿點翠作品
為了研究傳統頭飾的特點,非科班出身、沒有受過系統訓練的雁鴻,常常要翻閲大量專業的書籍,進行反覆試錯。
光是一頂仿明朝的翟冠,從構思到完成,就用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
材料也別出心裁,用的是……鵝毛!
而引來百萬流量的京劇鳳冠,前期準備的工作量更是巨大。
光是線稿就畫了10多頁。
羽毛要一根根剪開再粘好,記住每一片的位置。
共計3只鳳凰、31只蝴蝶,全部都是親自選料、裁剪、縫補而成。
還在細節上雕琢,特地分為觸鬚款和無觸鬚的。
大師般的精湛工藝,輕輕一捏一拼,蝴蝶便栩栩如生起來,彷彿下一刻就能飛走。
遠看造型,緊湊精緻;近看,形態又生動不已。
她用一雙巧手,如法炮製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裏明蘭的鳳冠。
工藝傳統繁雜,色彩喜樂鮮妍。
《香蜜沉沉燼如霜》裏,別人看錦覓大婚,她卻盯上了婚禮用的頭冠。
清冷出塵,意藴悠長。
還有《十面埋伏》裏,章子怡戴的同款發冠。
玲瓏璀璨,精緻高雅。
《如懿傳》的周迅,也逃不過被雁鴻支配的恐懼。
鈿子、護甲,無不沉靜温和,穩重端方,連服飾都是純手工製作。
以及《武媚娘傳奇》裏的徐慧造型:
由於古風式微,很多細節都已經失傳,需要在浩如煙海的歷史圖冊裏查找。
雁鴻便天天上網查閲教程,翻閲文獻,邊學邊用;還去報班學習了傳統工藝花絲鑲嵌。
連續好幾個月,都要熬夜至凌晨三四點。
雁鴻的想法很赤誠:“有人對文字過目不忘,有人喜歡數字,而我對國風頭飾情有獨鍾。”
既然選擇做一名中國風的手工藝人,就要恪守匠人精神,將國風妝造發揚光大。
不僅如此,她還認為,“既要繼承古代美學的傳統,也要開動腦筋,創造屬於現代國風的創作。”
在《山海經》系列第一期的設計,她就大膽將國風和歐式花紋元素結合。
關於西王母,原本只有傳説“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
觀賞完畢後,網友:本來沒想象過器化的“西王母”,現在覺得,她就該是這個樣子。
之後,她又以神獸夫諸為原型,設計創作了一款頭飾。
形似白鹿,有角四隻,性情温柔,喜愛嬉戲…簡直是神還原。
在雁鴻的手裏,頭飾不必拘泥形狀、色彩、甚至材料。
它可以是古色古香的。
也可以不斂光華,流光四溢。
復古娃娃仿妝的頭飾,使用了煙殼和餐巾紙。
山海經的耳鼠頭冠,則是純粹由剪紙完成。
雁鴻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我非常鼓勵大家來一起創作,不斷學習,研磨出更多有生命力的作品。”
也因此她的作品,常常打破常規,將大膽的題材和豐富的造型結合。
《山海經系列:九尾狐》
《嶺南異物志》裏罕有的南海蝴蝶,也是信手拈來。
妖豔鬼魅,彷彿扇動翅膀就能引起大西洋另一側的風暴。
對雁鴻而言,一個作品從頭飾製作、道具製作到背景設計,都要經過無數的考量與打磨。
除卻單純的展示美感之外,還須擔負起繼承與發揚傳統國風的責任。
她通過參考大量古畫名跡,還原了敦煌晚唐五代供養人,不遺餘力地向大眾科普晚唐造型和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沉澱。
同時,雁鴻連續還原了簪花仕女圖的5套妝造,詳盡科普了中國曆代不同時期的面妝種類。
從一個行業小白到把作品帶出國門,雁鴻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中國手藝人。
即使經歷磨難和重重考驗,她始終沒有忘記對傳統古風飾品的熱愛,和國風的傳承責任。
她放棄了很多,腳步卻從未停下,不斷努力着,試圖把千年前的審美與智慧分享給世人。
雁鴻的願望非常簡單:
在未來,希望去碰撞其他元素,不斷創新,實現更復雜的可能性;
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創作,將國風妝造真正地發揚光大,讓世界真正地為中國風喝彩!
雁鴻在牛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