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漁歌號子“觸網”:“非遺”生命力在民間

  中新社石家莊7月21日電 題:北戴河漁歌號子“觸網”:“非遺”生命力在民間

  作者 郝燁 肖光明

  “不傳不行,不變也不行。”今年,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戴河漁歌號子”代表性傳承人王俊峯主動“觸網”,開通了名為“北戴河漁歌唱作人”的短視頻平台賬號,現代網絡助推着古老的漁歌號子遠播。

  過去,依海而生的北戴河漁民,唱起漁歌號子鼓勁,提神,助力;如今,隨着王俊峯等幾代傳承人的不懈奔走,日漸聲遠、沉睡許久的北戴河漁歌號子,再度唱響延續。

  漁業,自古便是中國沿海先民從大自然獲取食物的方式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生活在渤海灣岸邊的北戴河先民們,捕魚勞作時就會唱起酣暢的漁歌號子。一領眾和,聲音豁達的號子,為勞作者營造聲勢,舒緩心情,給北方漁獵文化注入了無限生氣與魅力。

  當傳統捕魚方式逐漸被大規模機械化取代,漁歌號子作用何在?王俊峯認為,在現代社會,漁歌號子依然能傳遞出勞動產生美、勞動創造美的樂觀主義精神。

  “不要小看號子,它是一種聲勢。”王俊峯説,北戴河漁歌號子運用了中國古老民間音樂的“魚咬尾”式互動結構,前後樂句銜接緊密,節奏連貫,旋律起伏有致,在起鈎、上網、拉網等勞作過程中演唱,動作一致,齊心協力。

  和其它勞動號子相比,北戴河漁歌號子歷經千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漁文化特點。根據打漁工序和勞動強度之異,逐漸演化出抬船號子、起鈎號子、搬漿號子、見魚號子、流網號子、拉網號子等種類,它們旋律不同,節奏各異。

  不同的號子功能也不盡相同。“如流網號子在漁民撒網打漁時演唱,旋律悠揚自在,展現了漁民勞作時舒緩的心情;搬槳號子是漁民搖櫓、穩舵、擺槳時所唱,聲音豁達,旋律粗中見細,悠揚酣暢,有助於凝心聚氣、集結力量。”王俊峯稱。

  如今,脱離勞動載體的北戴河漁歌號子由一種營生變為一種文化,但隨着老漁民們年齡漸大,海邊此起彼伏的號子聲也日漸聲遠。

  “漁歌號子是一種來自集體勞動,最樸實、地道的音樂,要想重新煥發生命力,就要回到民眾中去。”不甘心看着北戴河漁歌號子就此消亡的王俊峯,從2002年起師承北戴河漁歌號子第十代傳人王玉珍,走鄉串户,在各地教唱、排演。

  為了原汁原味地傳承北戴河漁歌號子,王俊峯想了很多辦法:把原始的漁歌號子整理成冊;參加“非遺”展演;培養傳承人……

  如今,王俊峯又汲取北戴河秧歌、任家班嗩吶等本土藝術元素,與北戴河漁歌號子相結合,創作出新的漁歌演唱形式“北戴河鼓浪搖”。在他看來,老祖宗的音樂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9 字。

轉載請註明: 北戴河漁歌號子“觸網”:“非遺”生命力在民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