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告慰先祖和英烈:美好生活正如您所願

這兩天在網上又看到了近年來“流行”的一個新説法,那就是:清明節是祭祀先祖、緬懷英烈的日子,清明節這一天不應相互問候、祝福,別説“節日快樂”。這個説法聽似有理,卻也難免片面。

祭祀先祖、緬懷英烈,人們自然應該肅穆莊嚴,否則就是對先祖、英烈不敬了。但是,這並不是説,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除了祭掃之外就不能出門,就必須悲悲慼慼哭個一整天。清明節作為中華文化傳統節日,其意涵在於尊祖敬宗、親近自然,在於慎終追遠、繼志述事,通過告慰先烈來凝聚家國情懷,激發前行動力。在鄭重的祭掃儀式之後,我們還應該同先祖、英烈們歡樂交流!

先輩們最大的愉悦,就是看到後人的生活越過越好,精神面貌越來越歡欣昂揚。同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愛國是中華民族永遠崇尚的家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代詩人陸游的詩作《示兒》,鮮明地表達了這種強烈的家國情懷,因而浸入中國人的血脈,世代傳承。清明節告慰先祖和英烈,就要讓先輩們看到後人的幸福,看到後輩繼承了他們的情懷和精神併發揚光大,讓先輩們因今天的美好生活正如他們所願而備感喜悦。

在中國的古代,祭祀之時都是載歌載舞的,講究“以舞降神”——後人若不能以歡樂的歌舞頌揚先祖“胼手胝足,披荊斬棘”的功勳,不能羣情激越地為先祖“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而擊掌鳴誓,先祖又如何能有所慰藉,而不是心有不安:後生們這是怎麼了,何以如此委頓,是不是肉體與精神上都病了?……那樣的話,先祖們得要多麼着急呀!

在此,再與大家重温屈原為祭祀作的楚辭《禮魂》,看看古代華夏祭司之芳言:“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用今天的白話説就是:祭禮完成一齊擊鳴鼓,傳遞鮮花輪番來跳舞,美女高唱歌聲多安舒。春蘭秋菊常供奉,祭禮不絕傳千古。

好了,道理同大家説明白了,那就讓我們唱起來、舞起來,問候起來,與我們逝去的先祖先烈們人神同歡,用我們的歡顏帶來先祖在天之靈的欣慰,更好地繼承先祖先烈的精神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09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明節告慰先祖和英烈:美好生活正如您所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