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朝人的避暑消夏“五策”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休閒

清代承德避暑山莊72景之湧翠巖

“避暑”一詞為何意?《漢語大詞典》解釋為:“闢除暑熱,免受暑熱”、“天氣炎熱時到涼爽的地方去住”、“避免中暑”,而“消夏”一詞,為避暑的近義詞,其義為“避暑”、“用消遣方式度過夏季”。二詞語義相近,但相對而言,“避暑”多被用以改變環境以降温的語境,而“消夏”多了一層在消遣、閒適中避暑的意涵。中國人口集中的華北平原、江漢平原、關中平原以及南方各處,多位於亞熱帶和暖温帶,一至夏季,多氣候炎熱。無論今人,還是古人,都面臨夏季避暑消夏的問題,清人亦是。也因如此,清代時諸多士人在度夏著書時將“消夏”一詞加入書名,清人評價,“始於孫承澤撰《庚子消夏記》……無一事不可以消夏,無一書不可以名消夏矣”,這些書亦記載夏季避暑之事。綜觀清人的避暑方式,大致有以下五策。

其一,自然避暑法。即天熱時前往陰涼的山間和谷澗,或藉助樹木林蔭避暑。清人曾作詩:“石壁丹崖小洞天,山如太古日如年。萬竿竹下披襟坐,自有清風不用錢。”其避暑之處,不僅有山川重陰,亦有竹林清風。又如清人評價西湖一線天:“西湖飛來峯下一線天,巖洞幽深,為避暑勝境”,亦是藉助自然環境避暑。此外,廬山在清代時即為避暑勝地,除了中國人赴山中避暑,西方殖民者也“強租其地,以為避暑專所”,且佔據了避暑最佳地——牯牛嶺一隅,因此,彼時國人不免抱怨:“以名勝之山,些微之金,竟為彼族所佔”。此種消夏方式,成本雖低,但並非人人可得,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例如平原地帶,實在無山可趨,乾旱地區,也難有川河可依。

其二,人工造景法。即通過人造環境來避暑。清朝皇帝自不必説,承德避暑山莊即是清帝的避暑之處。除了皇帝,民間殷實之人或小康之家亦會營造避暑環境。例如清代湖北武昌府之劉園,緊鄰長江,“堂東有池,池東有樹,樹陰環繞,涼意襲人,於此避暑最佳”。又如道光朝時的北京寄園,樹木眾多,“綠陰蓊翳”,亦是避暑佳地。以上二園,皆為大户人家避暑之徑。對中產人家而言,如依山而居,則可就地依勢取材,營造避暑環境,即如清詩《消夏詞》所言:“南向軒窗一一開,修篁左右水瀠洄;招涼不用頻揮扇,自有薰風入座來。”作者除了開窗通風,還用竹子修築了水渠,引水至房屋左右,起到了降温避暑之效果。對於普通人家而言,可在房屋附近密植樹木以降温避暑,即“四圍種得千竿竹,偶有風來便似秋”。此外,還有更為簡易的人工避暑環境,如清代時,有人在寬敞之處搭建小竹亭,材料主要是青茉莉,其質地若藤蘿,可編織,海南人“多結竹為亭,坐卧其下,為消暑之會”。伐竹搭竹避暑,成本較低,受環境制約較少。

其三,使用避暑用具。扇子之類的避暑用具不消細説。清代時,部分官學或衙門的辦公經費中即有冰碳一項,用以夏買冰、冬購碳。如乾隆朝的八旗官學,其入學的部分八旗子弟,“每學月支公費銀四兩,以為購買冰炭薪水之用”。清末時,張佩綸曾作詩提到其在塞外的經歷:“大漠驕陽四千裏……獨貪避暑勝河朔,入握陰泉珠一枚。”此處的“陰泉珠”當為質地偏寒之石,握之手中,可降温解暑。清末時,清人在論及西人科技時曾提到“哥林堡議政府,現已改用電氣扇,不煩人力,自能旋轉……有令人不可思議者”。隨着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的推進,國人對西方科技的接觸增多、接納加深,電風扇等西式避暑工具開始傳入國內,例如清末湖北漢口地區已有五十多家百貨店經營西洋雜貨,其中進口商品即有自行車、縫紉機、電風扇等。此外,清末上海人還有一種獨特的避暑方式,清末書籍《新茶花》提到清末時“上海地方,人煙稠密,一到夏令,炎威酷烈異常”,居民無法安睡,寢不安席,“因此有坐夜馬車的風俗,取其納涼消暑”。何不找個陰涼地兒原地坐下乘涼?大概是源於夜間即便席地而坐,依然揮汗如雨,而乘坐馬車,則可車行而風來。然而此種乘涼方式,並非普通老百姓可享受。

其四,製造避暑用品。清代時,廣東有一種植物名叫香薷(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石上,葉似白蘇,甚香柔,煎水及為餅,消暑散腫”,此種植物多做成餅狀,食後可解暑。清人艾衲居士在《豆棚閒話》中提到扁豆的消暑功效,“嫩時可充蔬食菜料……補五臟,止嘔逆,消暑氣……天下瓜茄小萊,有宜南不宜北的,宜東不宜西的,惟扁豆這種天下俱有。”在其看來,扁豆不僅有消暑作用,還具有種植普適性的特點,適合各地推廣。除了草藥和食材,茶葉亦可起消暑的作用,如清代廣東潮陽有鳳山茶,“可以清膈消暑,亦名黃茶”。此種避暑方式成本較低,但避暑效果因人而異。此外,清人還從衣料避暑上着手,“夏時日多炎烈,惟葛可以避暑”,故而有人買葛布製衣以避暑。

其五,心理避暑法。這種避暑方法,就似民間所言“心靜自然涼”,但也需輔以環境,即至少不可靜默於日光之下。清人作詩提到其消夏方式,“何地堪逃暑,空堂坐學僧……但得心如水,無勞客似蠅。”又如清人之詩:“竟日碧雲下,默坐已無暑。”此種通過控制心境來避暑的方式成本最低,幾乎是經濟零門檻,但效果也不確切,因為這需要當事人生理和心理都具備一定的條件,因為有的人難以心靜,而有的人雖心靜但仍體熱不止。

以上為清人五的種避暑之策,或未完全概括彼時情形,不足之處,恭請指正。




作者:鄧濤 袁紅麗

編輯:衞中

責任編輯:邢曉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