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在現代的口語裏我們常用“半吊(調)子”、“二百五”這兩句俗語來形容某些人做起事來不仔細,有始無終;説話隨便,不分場合,舉止不沉着,為人不靠譜。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不過,卻很少人知道“半吊子”與“二百五”其實跟古代的貨幣制度有關,這也是古人在使用銅錢時一種口語,而這口語最後也逐漸地內化為一般日常用語的俗語。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要了解這兩句俗語的意思,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中國古代的貨幣制度是怎麼演變的。
早在中國錢幣在發明之初,在一開始的時候,貨幣的單位是以“重量”來計算的,這種貨幣制度稱為“計重錢”。簡單地説,錢本身的重量等於價值的高低,越重的錢面額越大,而越輕的錢面額越小。這是為何秦代的錢稱為“半兩”、漢代的錢稱為“五銖”的緣故。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半兩、五銖都是重量單位,秦代與漢代鑄造錢幣時都強調“重如其文”,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説:“錢幣的重量就是錢幣上鑄造的字(錢文),而且是童叟無欺的。”
雖然説,秦漢兩代都強調國家發行的錢幣是“重如其文” ,但實際上未必如此,由於古代的青銅鑄造技術並不精湛,再加上有時偷工減料,更糟的是總是有人想要鑽漏洞自己偷偷鑄錢發個小財(私鑄錢),所以秦半兩、漢五銖的重量未必能夠真的維持“重如其文” 。這也導致半兩錢、五銖錢到最後都信用破產,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五銖錢一直通行到隋代為止,但由於幣值(重量)嚴重不符,所以通貨膨脹嚴重,此時這種計重錢已經到強弩之末。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淵終於忍無可忍,在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下令廢止五銖錢,改發行著名的“開元通寶”成為法定貨幣。
開元通寶與五銖錢最大的不同是錢幣上的文字已經不再寫明重量了,而是以“開元通寶”四個字來代替。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至於錢幣本身的規格,唐代規定: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舊唐書?食貨志》
每枚錢幣徑八分(約24mm),重2銖4絫(讀音“累”,十絫等於一銖),一枚為一錢,十枚為一兩。自此以後,“錢”、“兩”這兩個名詞終於正式成形,而且成為10進位法定貨幣單位。
唐代的“開元通寶”之後,中國的錢幣改製為“通寶錢制”,這是之後的朝代的錢幣都稱為“通寶”或“元寶”的緣故。而10進位法的換算方法也因此深入人心,成為大家習慣性的計算方法。
但由於中國古錢都是青銅鑄造的,所以很有重量。以開元通寶為例,它大約等於現今的3.6克(初唐開元甚至平均均重4.5克),所以如果有很多錢的話,那不但重量可觀,而且攜帶不便。
所以早在先秦的圓孔圓錢的時代裏,人們就已經有拿根繩索把錢串起來的收藏習慣,錢幣中間的洞,便是為了把錢串起來的實用發明。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在唐代以前,我們不確定古人會將多少個錢串起來為一串,但是我們很確定唐代以後的人因為有了10進位法計算的銅錢,所以很習慣性地把1000個銅錢串起來為一個單位,而這單位就稱為“貫”。貫這個字,原本的意思就是穿錢用的繩子,但後來這個字又成為一種貨幣單位,在明代以前所謂的“一貫錢”,指的就是1000個銅錢。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但明代中期以後就不再使用“貫”這個字,而改用“吊”來代替。所以明代的“一吊錢”就是過去所講的“一貫錢”(1000個銅錢)。至於為何把貫給廢掉,改用吊呢?其實這與明代初期推行的“寶鈔制度”有關,因為明代初期發行的紙鈔上面的文字印的是“貫”字,一開始的用意是借用“1000個銅錢等於1貫”,用來作為計算紙鈔的面額。但後來由於明廷大量發行紙鈔,導致紙鈔信用破產,所以在明代中期以後老百姓又改用銅錢。但“貫”這個字已經印在紙鈔上了,在明代使用“貫”會有紙鈔與銅錢的混淆,所以老百姓乾脆就不再用貫,而以俗語的“吊”來替代。
明清兩代都是用“吊”這個字作為銅錢的計算單位的,所以在萬曆時期成書的《金瓶梅》,與乾隆時期的《紅樓夢》,裏面説到的都是“吊”這個字。
以《紅樓夢》來説,裏面就説到賈府中的丫環分為3等,大丫鬟每個月“月錢”(薪水)1兩銀子,二等丫環每個月1吊錢,三等丫環每個月500錢。
在乾隆時期,1兩銀子約等於1500個銅錢,而1吊是1000個銅錢,小丫鬟實領500個銅錢。所以賈府丫環的薪資以500的倍數作為級距。
而500以下的單位,明清兩代的人似乎是把它當作零錢看待的,也就隨意地把它給串起來,稱為“一串錢”。
有些史學家認為“一串錢”指的是100個銅錢,但這種説法尚無法證實。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最被大家廣泛認可的説法是:一串錢只是形容不需刻意計算的零錢。
因此“半吊子”(500個銅錢)原意指的是:“不成一吊錢的半數。”而“二百五”便是口袋裏的零錢了,只需隨意一串串的串起來,根本就不成個數的。
由計算銅錢的單位所發展出的口語化“半吊子”與“二百五”,最後成為“形容知識不豐富、技術不熟練、辦事不實之人”的代名詞,直至現代還在使用。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銅錢了,但是語言的發展與古代貨幣史還有着聯繫,在瞭解古代錢幣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也讓我們知道文化沉澱與內化的過程,這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也是值得現代人瞭解的地方。不是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23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説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