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峽口古城,探尋河西走廊“蜂腰”的奧秘

來峽口古城,探尋河西走廊“蜂腰”的奧秘
河西走廊縱貫東西近1200公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地帶,而從山丹峽口的繡花廟到龍首山北端的正夷峽近100公里範圍,又是河西走廊的最狹窄處,被稱為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帶。峽口古城正是依託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修建而成,完美地體現了古語中所説的“依山築城,斷塞關隘”的軍事功能。

2019年,經當地政府申報,峽口古城所在的山丹縣老軍鄉峽口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帶

其實到河西旅行,不必刻意去尋找景區景點。這裏大美的山川風光、厚重的歷史人文,在整個走廊地帶,只需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們去往山丹,尋找一座古城——峽口。

它有多牛!初唐四傑之一的陳子昂寫過“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的詩句;另外一位邊塞詩人許渾説此地“無草眾山死,有樹一山活,流沙沙強弱水弱,峽口況無水一勺。只仗冬春冰雪積,五月消融灌阡陌”;再到後來,明代內閣首輔楊一清來巡視過;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峽口古城也留下了他不屈的腳印……

2019年,經當地政府申報,峽口村被中國住建部等六部門批准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一到山丹繡花廟境內,戈壁、荒灘、草坡依次登場,這兒堆出一座角墩,那兒躍出一段殘牆,路邊的漢長城漸漸綿延成線,最後再次呈現出龍蛇之象。

在繡花廟,南北兩端的山脈相隔最窄處不到20公里,從繡花廟到峽口村的這段路程,直觀地體驗到什麼叫河西走廊“蜂腰”。與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的行車感覺不同,峽谷為東南-西北走向,道路曲迂。這段不到3公里的路程一直在被深切成“V”字形的河川行進,感受到的是兩邊山脈對於空間強烈的擠壓。

在鄉村公路邊,有人工擺放的怪石,上面有各種字體的書法石刻。這是山丹縣傾力打造的中國西部長城文化書法石刻長廊的一部分,這個石刻長廊工程陳列了600多方名家書法石刻,到峽口古城前還有模擬太極八卦圖的展示……

來峽口古城,探尋河西走廊“蜂腰”的奧秘
中國西部長城文化書法石刻長廊。

進了長廊的山門,緩坡下的川地上,佈滿無數的巨石,猶如復活節島上的石陣,在石陣前方,一座蒼黃色的城池輪廓四方四正,四周草木不生的山包馴服地圍攏在它的周圍,不再荒涼。

2

像一把巨鎖的峽口古城

峽口古城輪廓清楚,呈長方形,南北長750多米,東西寬約250米。從城廓的殘跡可以看出峽口古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兩城都有甕城。靠山的東門已經坍塌不存,西門卻保存完整,正中開門,為磚砌,牆體是黃土夯築而成,在門洞兩邊,殘存的城牆像是大小不等的麥垛相連而成,到垮塌的地方,可以看到土層中嵌有碗口大小的石頭,在中午陽光的照射下,石頭上的金屬顆粒散發着不可逼視的光澤。

來峽口古城,探尋河西走廊“蜂腰”的奧秘
峽口古城。

由西門而入,城中寬闊的大道兩邊同樣是四方四正的村民院落。大街當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門樓,距離西門大約200米,它叫過街樓,是明代的建築。

這條大道出了已坍塌的東門之後,很快就伸延到羣山之中了。嚮導説,先不忙着看古城,先去石峽。在那兒,你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在山口的地方修建這麼一座城池。

石峽所在的山,當地人稱作帽葫蘆山。峽口古城正是嚮導所説石峽西北端出口,“峽口”之名頗為貼切。起初越野車還能顛簸地沿着河道行駛,但幾分鐘後前方就沒有了路,只能步行。

石峽在漢代被稱作澤索谷。從字面上看,一定是説這處峽谷當時有水彙集,曲折幽深吧!而現在,峽谷兩邊的山崖泛着黑色的紋路,讓人懷疑這裏是否藴藏着煤層,而整個峽谷呈現出來的是被地火焚燒過的景象。

出古城時,附近的山樑之上有一道漢長城的殘牆,而到了峽谷中段,一座烽火台仍然守護着峽谷的風吹草動。

烽火台下的一處危巖平整如銅鏡,上面刻着鏤空的四個大字“鎖控金川”。這幅摩崖題刻高約3米、寬2米,從落款上可以知道它是在明朝嘉靖三十一年,由奉旨西巡的刑部給事(郞中)陳棐所題。離“鎖控金川”題刻約200米的地方有兩處對稱的營壘遺蹟,當地人稱為“營盤台子”,據説是峽口古城的東大門前哨,在明清時期還有駐軍防守。

那些東來西往的商賈、使節、僧侶心中的信念最終讓絲路流動起來,不絕如縷。“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説的正是峽口古城像一把巨鎖懸在中原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城門上,堅守着一個王朝的權力夢想。

3

堅固城池的生態之變

專家們根據遺址的考察和歷史典籍的記載,復原了古城的原貌:古城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整個城池只開東西兩門,只有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縱貫全城,與東西兩門相連,成為全城的中軸線,將城內的民居、衙府、寺廟、店鋪、營房一分為二,井然有序。而古城城垣高厚,內為夯土牆體,外為城磚包裹,城上雉堞、裙牆完備,城下壕溝環繞,加上甕城、關城相配套,氣勢十分壯觀。城門洞全以磚砌,又以生鐵灌縫,固若金湯。東門直通石峽峽口,西門與西城相連,北邊緊依長城,周圍烽燧密佈,構成嚴密的防禦體系。

在古時,峽口古城的居民除駐軍外,大都為歷代隨軍家眷,他們不事生產,全為軍户,由官府按月供給糧餉。他們的主要職業就是在城內街道兩旁開設商鋪飯館客棧,以為過往行人提供食宿為經濟收入。

小小的峽口村不到百户人家,卻有近40種複雜的姓氏,足以説明現在峽口的居民大都是古代戍守峽口軍士的後裔。但再堅固的城池也敵不過生態環境的變化。

早在19世紀40年代,林則徐從新疆返京途經山丹夜宿峽口古城時,曾經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那時的峽口古城,已顯得有幾分凋敝了:

脂山無片脂,玉門不生玉,

荒戍幾人家,如棋剩殘局。

峽口村缺水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

峽口古城地處絲綢要道的乾旱地帶,人畜飲水全靠別處引來。明朝洪武年間築城時,當時的建築者大膽設計,從焉支山北麓瓷窖口埋設陶瓷道至峽口,引雪水入城,免除了軍民運汲之艱辛,至今在峽口古城西門外關城內,我們還看到一卵石砌邊、膠泥墊底的蓄水設施。而在光緒年間,軍民從石峽內山麓的一個小湖築渠引水入城,同樣解除了軍民的飲水之困。

古城外的一條街道上,臨街的每一户村民都在房頂邊緣砌出城垛的造型。這樣修房子顯得美觀,符合古城的深厚底藴,另外一點則強調了峽口人對古城割不了放不下的感情……

近些年,到峽口村一探究竟的遊客越來越多,這座屹立了千年的古村落,正在以一種新的姿態,走進大眾的視野。

★小貼士★

周邊景點 張掖丹霞地貌 山丹長城文物陳列館 漢長城 明長城

美食推薦石峽羊肉、蟲草雞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1 字。

轉載請註明: 來峽口古城,探尋河西走廊“蜂腰”的奧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