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本文約5500字,閲讀需要9分鐘

為什麼讀詩?

常校長説:“讀詩,是幫助孩子獲得對語言和萬事萬物的敏感;讀詩,是幫助孩子理解世界;讀詩,是幫助孩子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

為什麼寫詩?

寫詩是一種情感的抒發,是一次靈魂的舒展,寫詩是經歷一次不一樣的精神旅行。

耿老師和她的24個學生,以及家長,用飽蘸深情的筆寫起來了,他們用最優雅、最簡潔、最美好的母語記錄着所見所聞,書寫着所思所想,他們用100首小詩,編織着充滿希望的春之畫卷。他們的創作,讓不確定時期的生活呈現出別樣的詩意氣象,這一顆顆詩心彌足珍貴。

寫詩

一起眺望遠方

共同守護

春天、希望

以及夢想

……

讀詩寫詩,給了孩子另外一雙眼睛

線上學習,耿老師帶四年級學生讀的第一首詩是俄國詩人巴爾蒙特的作品《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看看太陽》

之前,四年級的孩子剛剛結束《佐賀的超級阿嬤》整本書共讀,孩子們從這位達觀的阿嬤身上汲取了面對貧窮、挫折、苦難的勇氣,每個人在疫情期間“創作”了一本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哲學書。巴爾蒙特的這首詩,同樣像一束光照耀和温暖着每一個孩子。

宅在家中的孩子們眼裏閃爍着淚光,朗讀詩歌的時候,彷彿站到了無限春光裏,豁然發現活着的真實意義。

和蔚藍色的田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連綿的羣山。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開的峽谷。

我與世界簽定了和約,

我是世界的主人。

我戰勝了冷漠無言的冰川,

我創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時每刻都充滿了啓示,

我的理想來自苦難,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愛。

試問天下誰能與我的歌聲媲美?

無人——無人媲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而一旦天光熄滅,

我也仍將歌唱……

直到人生的最後時光!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能寫出這樣詩句的男孩是多麼光彩照人!一直奔跑,奔跑到世界的盡頭,對生命澎湃的愛意從字裏行間洋溢。

另一個叫浩原的孩子寫道: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給這個世界塗上顏色。

讀詩寫詩,給了孩子另一雙眼睛,突破現實藩籬的侷限,看見高遠,看見廣闊,看見疫情期間更多的光亮。孩子們把一顆顆寧靜的心靈完全沉浸在詩歌的世界裏,與那個最純粹的自己相遇。

詩歌照亮了他們的生命,照亮了世界的一角。

讀詩寫詩,幫助孩子認識世界

耿老師選擇和孩子們一起讀的第二首詩是張曉風的散文詩作品《尋人啓事》

張曉風要找的是天真的孩子、孩子的天真。特殊時期的孩子和大人要找的是什麼呢?耿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讀詩,同時也努力超越詩歌本身,發現詩歌背後的現實意義。

讀完詩,耿老師這樣啓發孩子們:

你要找的人是爸爸、媽媽?好朋友?還是自己?

你要找的是寵物貓?寵物狗?寵物魚?還是對你有特殊含義的某樣東西?

除了這些有形的人和物,你還想找些什麼呢?找自由?天真?樂觀?健康?自信?

……

期待你的創造!

孩子們在詩歌創作中踏上了尋找自我,發現生活的旅程。他們尋找聖誕老人,尋找童年,尋找微笑,尋找狗狗,尋找自由,尋找快樂……就這樣一個更加豐富的世界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一個內向的小女生創作了一首《尋找春天》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這份對春天的想念,讓人讀了不禁熱淚滿盈。詩歌,給予師生以靈魂的撫慰。詩歌的世界,比想象的更寬廣遼闊。疫情阻擋了人們出行的腳步,卻無法阻擋人們對春天的想念,心中美好關不住,滿腔詩意迎春來。

孩子説:“苗苗老師,春天一定會來的,他正在來時的路上,就像所有美好一樣,或許會遲到,但不會一直缺席。”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灰色的世界還有詩歌的照耀,孩子們的目光穿越陰霾,抵達春天。

讀詩寫詩,發現幸福的真諦

葡萄牙詩人佩索阿的作品《你不喜歡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是耿老師和孩子們讀的第三首詩。此時,新型冠狀病毒在擴散,恐慌、不安隨着病毒一同蔓延。看着每天增長、刷新的數據,耿老師帶着孩子們用一首首詩來療愈一段艱難的時光。

這首《你不喜歡的每一天不是你的》語言質樸,具備拯救頹喪靈魂的魔力。“陽光倒映在水坑裏就足夠了”,不禁讓人想起了顧城的《門前》:“有門,不用開開,是我們,就十分美好。”能寫出這樣詩句的,都是温暖的具有美好童真的人。

耿老師引導孩子們閉上眼睛,傾聽自己的內心,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心中其實也住着這樣的温暖和美好。身體被困在家中,思想可以跟隨詩歌飛出窗外,雙腳被禁錮,想象可以隨時張開無邊的翅膀……

孩子們用稚拙的筆寫下這樣的生命感悟,字字句句都是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

學者康震曾説:“寫詩就是在寫心,心裏想什麼,詩就寫什麼,人家讀懂了你的詩,也就讀懂了你這個人,就懂得了你的心。”孩子們的心在讀詩寫詩的過程中變得純粹透亮。雖然陰霾還在,悲傷還在,但我們在讀詩寫詩中收穫了一顆直面災難的積極樂觀的心靈。

讀詩寫詩,學會傳遞善意

巴勒斯坦詩人穆罕默德 達維什的作品《想想別人》是他們師生欣賞的第四首詩。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單的島嶼,無數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都與我們有關。耿老師用一首詩讓每個家庭、每個孩子與當下的世界建立真實的鏈接。

如果人人都能多想想別人,或許這場災難就不會發生。

【巴勒斯坦】穆罕默德 達維什

曹疏影

當你做早餐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喂鴿子。

當你與人爭鬥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

當你付水費單時想想別人,

想想那些只能從雲中飲水的人。

當你回家,回你自己的家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那些住在帳篷裏的人。

當你入睡點數星辰的時候想想別人,

還有人沒有地方睡覺。

當你用隱喻釋放自己的時候想想別人,

那些喪失説話權利的人。

當你想到那些遙遠的人們,

想想你自己,然後説:

“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蠟燭。”

孩子們欣賞了這首小詩,開始思索自己與世界的聯繫,思考自己能為周圍的人們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的詩句是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小河。一個女孩子寫下這樣動情的小詩。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詩歌中人性的光芒和珍貴的同理心,和春天的花朵一起綻放,那麼美麗,那麼明媚,那麼動人。疫情期間,我們更需要在有光有暖的詩歌中得到安慰,讓滿眼口罩,心中忐忑的孩子們看到陰霾之外生命的婆娑綠蔭。

有意思的是在詩歌的感召下,家長們也跟孩子們一樣沉浸在課程裏,拿起久違的文藝青年的筆,寫下一首首情真意切的小詩。

這是小吳同學的爸爸和女兒一起創作的小詩。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孩子們的作品寫好以後,耿老師會把作品都一一整理、蒐集起來,藉助雲技術,開展浪漫的網絡詩歌發佈會。她對孩子們説……

是因為

你們和你們的詩

向春天裏,每一個用心寫作的小詩人致敬

24個孩子

24首詩

24份從心出發的尋找

或許你已經找到寫詩的感覺

對於創作駕輕就熟

或許這短短的幾句詩耗費了你大量的心思

讓你輾轉反側……

親愛的孩子啊

請你聽苗苗老師對你説

我們讀詩寫詩

嘗試創作小詩

終極目標不是成為一個詩人

在出發時、困惑時遇見的美好就是收穫

希望你在跌倒時

想起詩

希望你在困頓時

朗讀詩

希望你在無助時

想起這個春天我們經歷的一切

以及你勇敢拿起筆經歷的一次次創作

你們的作品

每一首都是美的,值得珍藏的

每一次創造都是值得尊重的

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是值得敬畏的

下面

請你安靜下來

聽苗苗老師

為你讀詩

讀你們的詩……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詩歌就好像周圍的空氣,平時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就顯出它的珍貴了。是詩歌給了孩子們一顆敏感的心靈,給了疫情期間每一個家庭朝向未來更美好生活的勇氣。詩,就是我們躍出海面時看見的光……

孩子的詩意與創造力,源於耿玉苗老師帶着孩子們在赫德浸潤的詩經、千字文、唐詩、宋詞、24節氣詩歌,源於2020年寒假作業共讀的那本詩集,源於疫情期間師生共讀的“我愛這土地”系列愛國詩詞、王維詩畫課程等等。北京赫德學校四年級的孩子一年閲讀的古詩、現代詩歌加在一起將近100首。

讀詩,是厚積;寫詩,是薄發。“閲讀”是“寫作”的上游,是寫作的源頭活水。這是一個隨風潛入夜式的無聲的漸變過程,不是一日千里的突變。

讀着,寫着,一切美好就像春天的小花那樣悄無聲息地在母語的大地上生長着。

這次特殊的詩歌欣賞、創作之旅是對童年的成全,對生命的成全。讓我們感受到好的課程是有足夠的生長力和生命力的,是不斷地讓孩子和大人情不自禁受到召喚和吸引,不斷地心甘情願地被捲入其中、沉浸其中。

寫着寫着,孩子們的詩加在一起已經超過100首。

經歷詩歌之旅的孩子和孩子背後的家庭,收穫的絕不僅僅是詩歌的寫作手法,已經有更多無形的珍貴如同種子一般悄然播撒到靈魂深處……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END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投稿

提醒:本公號僅接受原創稿件,拒絕一稿多用,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35 字。

轉載請註明: 耿玉苗:用一百首詩迎接春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