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 實習生 張曉悦)北京市將打造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建設王府井國際化消費區域。4月7日,記者從王府井商圈相關負責人處獲悉,王府井商圈改造升級方案已確定,將深度挖掘東城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重塑王府井IP的文化影響力,最大化釋放商圈的消費活力。
4月7日下午,王府井大街相比清明期間冷清,但仍有不少行人往來。實習生 張曉悦 攝
王府井管委會主任宋敍介紹,王府井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時髦的商業街區,隨着諸多“後起之秀”潮流商圈的崛起,王府井曾面臨影響力下降的問題,“東城區文化資源豐富,我們要進行文化賦能傳統商業的改造升級。”
宋敍介紹,王府井商圈的改造提升,將從三個方面持續發力。首先是文化賦能,將深度挖掘王府井商圈的文化屬性,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凸顯傳統街區的歷史文化調性。
1954年建店的工美大廈作為王府井大街特色產品、特色文化、工藝傳承的重要展示窗口,將邁向“百貨2.0時代”。王府井工美大廈商場黨總支副書記、經理牛超透露,後冬奧時代,工美大廈將突出工藝美術特點,精選商品品類,發展特色化文創產品,垂直化設置民俗類、藏品精品等多個區域。“我們將更加註重工美大廈的文化服務功能,專設知識分享區,把體驗和工藝美術的內容做起來,實現知識分享,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牛超表示。
4月7日下午,工美大廈,兩位外國遊客正在選購冬奧特許商品。實習生 張曉悦 攝
其次,立足國際一流,注重品牌打造,吸引更多國際品牌首店入駐。同時,致力於探索商業與科技結合的新模式,“未來我們希望王府井可以有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導覽、機器人手衝咖啡等科技元素出現,吸引更多Z世代的年輕人走進王府井”。
在王府井百貨的“和平菓局”,不僅彙集了豐富多樣的老北京傳統小吃、非遺手工藝品和近年備受消費者喜愛的故宮文創,更有3D等科技元素的融入,以古都文化、京味兒文化為背景,搭建了“文化+科技”的新舞台。
王府井百貨“和平菓局”,“棕編張”正向遊客展示棕編手藝。實習生 張曉悦 攝
在吸引年輕客流方面,擁有119年曆史的東安市場,迎來近23年來最大規模的轉型提升。經過對市場趨勢的不斷研判,最終確定了東安市場未來的新定位——“北京最潮的沉浸式買手製百貨”,利用有限空間呈現最精粹商品。目前,東安市場擁有10個集合區、39家品牌形象店鋪,組合了600多個品牌,其中超過半數的品牌是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王府井集團商品資源中心總經理、睿錦尚品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左靜介紹,傳統百貨公司很難做到為顧客提供更為豐富的選擇,打造買手製百貨,可以避免商品同質化的問題,在王府井商圈客流和客質的提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緊抓“步行商業街區”的定位,王府井商圈正在加緊進行城區管廊鋪設,以及主街音響設備、燈光等硬件的不斷升級,這些將持續提升王府井的營商環境,搭建更為豐富的商業消費場景。
宋敍表示,王府井商圈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在當下採取文化賦能、科技賦能、跨界融合的方式,能夠最大化地提升街區的文化品位和整體形象。她介紹,“讀書節”將成為王府井貫穿全年的活動,此外,今年7月王府井還將重磅推出“咖啡節”,“我們希望‘咖啡節’內容更豐富多元,比如融入音樂、閲讀、露天電影等文化內容。經歷此次改造升級,希望王府井能夠成為一個鮮活的空間,講好中國故事,同時真正融入Z世代的生活。”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實習生 張曉悦
編輯 陳靜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