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裏怎麼避暑

紫禁城裏怎麼避暑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

編者按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週年。

明代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剛登基,便於永樂四年(1406年)派出朝中大員,分赴全國各地採集建材,調集工匠10萬、超過百萬民夫,在元代宮殿的舊址上,依據南京宮城,以更大的規模修建北京紫禁城。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宮城落成。朱埭隨即將京師從南京遷回自己的龍興之地。北平自始躍升為全國、也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城。

新修建的宮城在元代故宮的遺址上,往東移約一千米,挪開了今天的北海公園。有人説,這意味着從“逐水草而居”的元人民風,回到了漢文化尚中正平穩的農耕格局上。在地圖上可以看到,紫禁城前院太和門廣場西側、熙和門外有一座小橋(斷虹橋),據説便是當年元代宮城的中軸線;而現在紫禁城的東筒子很可能便是元故宮的東牆故址。

紫禁城自建成後,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直到末代皇帝溥儀1924年被逐出。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至此,皇家宮禁變成人民的博物館。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羣,紫禁城集歷代宮殿建築之大成,無論空間佈局、建築造型,還是建築技術、裝飾藝術,都承載着中華民族幾千年古老文化的豐厚積澱,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典範。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的特殊時刻,本刊從今日起開設《你不知道的紫禁城》欄目,不定期推出文章,介紹紫禁城中一些不太引人注目之處、時常被忽略的建築細節,以及鮮為人知的小知識。

雖然已過立秋,北京城依舊酷熱,家家户户的電扇、空調仍在“堅守崗位”。幾百年前,在紫禁城裏的皇家,雖貴為九五之尊,卻無福享受現代人的清涼。那麼,當年這些嬌貴的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作為皇宮,紫禁城的建築高大巍峨、富麗堂皇,而在外表莊嚴輝煌的同時,這些殿宇還滿足了帝王們在夏季納涼的需求。

比如,厚重的屋頂,有利於隔熱。2006年,太和殿大修時,記者有幸登上殿頂。可以清楚地看到,琉璃瓦之下鋪有一層厚厚的“泥”。專家當時解釋説,這叫“灰背”,有好幾層,每層分別由不同的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總厚度約30釐米。厚厚的灰背層使得宮殿屋頂猶如覆蓋了隔熱層,在夏天不會因為陽光照射而變得熾熱。

此外,建築的抬梁式樑架空間也有利於建築本身隔熱。參觀古代廟宇內部時,大家可能注意過,不少房頂上部空間是由多根長短不一的木樑柱錯落搭建,直至房頂,形成一定的空間。紫禁城的殿宇也是如此。由下往上,空間一層比一層小,層層搭設,就像層層上抬一樣,簡單地説,這就是抬梁式樑架。這種架空的構造,使外部熱量在向殿內傳導時距離變長,室內温度變化放緩。

在立夏之後,內務府營造司還會在後宮的院落裏搭設涼棚。涼棚覆蓋整個院落,上開天窗、亮窗,既可遮擋陽光對院落的直曬,讓室外處於陰涼中,又可以根據陽光的強弱隨時調節光線。涼棚雖然是用杉蒿、葦蓆綁紮而成,但外觀與所在院落的建築形式大體相同,因而幾乎沒有違和感。這種涼棚,不僅可以遮陽防雨,而且空間非常開闊,通風散熱極為方便,有利於帝王后妃在建築外面避暑納涼。

炎炎夏日,“冰”是個極具誘惑力的東西。古代沒有冰箱,夏季紫禁城中用的冰都是冬天採集、貯存在冰窖中的。紫禁城原有5座冰窖,可藏冰近3萬塊。每年冬至後開始採冰,冰塊採自護城河或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每塊冰約一尺五見方,運至冰窖碼放整齊後封閉窖門,待夏天取用。清宮有專門負責藏冰、出冰的人,稱作“凌人”。宮中夏季用冰防暑降温、水果保鮮及冷藏各類祭品。那時用以盛冰的木桶稱“冰桶”,方形,內裏有一層錫,如同保温瓶的膽,用來隔熱保温。屋裏放上這種冰桶,既可降低室温,又可在裏面冰鎮水果。

紫禁城現存4座冰窖,坐落在西部區域隆宗門西南。如今,冰窖已開闢成遊客餐廳,但其內部原始空間並未改變。您不妨去冰窖餐廳看看其牆體和頂棚的材料,感受其建築方式,或許就能找到“冰窖何以具備如此優秀的隔熱性能”的答案。

從外表看,冰窖與普通的低級別房子沒有區別,但走進去就能看到,其內部為半地下室,室內外地面高差約2米;內部長約11米,寬約6.4米,地面鋪大塊條石。專家介紹,室內一角留有溝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溝。暗溝附近還有旱井,以利於暗溝排水。四周的牆體厚約2米,從下往上,先是1.5米高的石質牆體,然而砌築約2.6米高的條磚牆,其上才是拱券頂棚。頂棚與屋頂中間還填了約2米的灰土。冰窖沒有窗户,僅在南北兩側開一小門。

根據專家研究,冰窖地面的石材是麥飯石,當時稱“豆渣石”。這種石頭屬於火山岩,是一種對生物無毒無害、並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複合礦物或藥用岩石。當冰水融化時,麥飯石可將水中的遊離氯和雜質、有機物、雜菌等吸附、分解,同時向水中輸出礦物質,因而能防止水腐敗,得到優質水。

(本報記者 李 韻)

【編輯:卞立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0 字。

轉載請註明: 紫禁城裏怎麼避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