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肅隴南康縣王壩鎮舉行的第二屆文化旅遊節吸引了6萬多人次前來觀光旅遊,旅遊綜合收入高達100多萬元。“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王壩鎮境內的農家樂、農家客棧爆滿,綜合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每個小吃攤點日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土雞蛋、土雞、山野菜、木耳、香菇、櫻桃等土特產被遊客搶購一空。”王壩鎮副鎮長吳文寶高興地説:“這屆文旅節真正達到了以節促遊、以節增收的目的,全面提升了王壩鎮旅遊業的影響力。”
此次文旅節是在王壩鎮何家莊村舉辦的,以該村為主的鄉村旅遊景區去年底成為國家4A級景區,並命名為“康縣王壩生態民俗旅遊區”。
景區距離康縣縣城10公里,是川陝入甘的重要通道之一,核心面積7.5平方公里。景區內有“中國最美村鎮”大水溝村、何家莊村,有湖心島、十二灣蓮花雲海、忘憂亭、觀景平台、青林溝將軍崖、宗教旅遊小雞山等特色景點,還有棒棒鞭、康中唱書、羊皮扇鼓舞等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隴上田園、詩畫王壩”的秀美風光。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該景區在10年前只有兩條“臭水溝”,大水溝村和何家莊村還是兩個貧困村。如今,這裏有青山綠水籠罩的村莊炊煙,有白牆黛瓦的錯落民居,有青磚石板路上的詩情畫意,有陽光映照下的生態田園,“景景有條”的大旅遊格局已經形成,實現了羣眾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的夢想。
大水溝村黨支部書記肖子春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10年冬季,縣委領導來我們村調研,看到落後破敗的村容村貌後,安排縣、鄉兩級積極謀劃,着力修建進村路、河堤、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此後,鎮政府在我們村成立了指揮部,開展各項工作。”
大水溝村2013年開始安裝路燈,開辦農家樂、農家客棧,修建到青林溝的環線路,並着力打造了惠民景觀橋,成為康縣第一個旅遊示範村;2015年被評為康縣第一批“中國最美村鎮”。隨着近幾年不斷提升改造,大水溝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旅遊景區,村內的純糧燒酒、特色農家樂、詩社等,都深受遊客喜愛。
景在村中繞、人在畫中游。走進何家莊村,景色優美,幽徑迂迴,鄉村文化主題館、農事體驗區、民俗文化體驗區等讓人耳目一新;購物中心、醫務室、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齊備,酒坊、醋坊、榨油坊、豆腐坊等民俗作坊不時傳來陣陣香氣。
穿過鄉村文化主題館,就能看見一座土木結構的“老家客棧”。用黃土夯起的牆壁引起許多遊人的童年記憶,門前院子裏繡球、凌霄、吊金鐘、吊蘭等各種花卉爭奇鬥豔,室內廳堂的書法繪畫作品富有氣韻。
房屋的女主人王玉紅高興地對記者説:“客棧都是鎮上裝修的,一年還給我2000元租金。我平時負責打掃衞生、清洗牀單被套,鎮上還給我發工資。”
何家莊村村委會主任杜成強説:“我們村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已配齊,村民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強,遊客也越來越多了。”
據介紹,康縣王壩生態民俗旅遊區力爭從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全時空等角度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實現旅遊景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治理全域覆蓋、旅遊產業全域聯動和旅遊成果全民共享。
“我們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配全配齊各類旅遊要素,大力扶持龍頭企業,並藉助各種文旅活動,全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堅定不移走‘鄉村旅遊 扶貧’這條綠色發展道路,帶動羣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王壩鎮黨委書記焦乙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