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嶺這片崇山峻嶺、深澗密林之中,集中分佈着許多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區域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地處周至縣境內的秦嶺主樑北坡,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為主要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秦嶺保護區羣的樞紐和重要成員,是我國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40個A級保護區之一,也是秦嶺大熊貓核心種羣的棲息地和向東擴散的唯一生態走廊。深山裏的精靈——野生動物們則是居住在其中的“原住民”。據統計,保護區56393公頃的面積上分佈金絲猴種羣11個1200餘隻,是我國金絲猴分佈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還是我國野生大熊貓分佈的最北界,生活着幾個大熊貓種羣。
2012年8月起,按照間隔2平方公里的佈設要求,保護區內各重點地區佈設了幾百台“紅眼睛”——架設紅外相機後,陸續發現了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這些“老朋友”,近幾年還發現了金錢豹、斑羚、鬣羚、黑熊、豹貓、小麂等很多的“新夥伴”。
每年在不同時期,保護區巡護員們都要前往山中更換紅外相機電池和收集數據內存卡,回來後仔細研究分析拍攝的每張照片、錄製的每段視頻,這也是他們充滿期待的時刻。
“羚牛、野豬出現最多,其次為大熊貓、金錢豹,其他種類也有出現。”厚畛子保護站巡護員陳琛説,首批十餘個紅外相機佈設點都在秦嶺梁頂和溝道的動物走廊帶上。去年冬天有一次更換電池和存儲卡時,6號機收穫頗豐。這是一處位於山澗峭壁的小型開闊地,兩邊懸崖,中間一條小道直通山樑,周圍植被豐茂,是典型的動物通道。6號機機位正對着一塊大石板,散射陽光剛好照在這裏。有時是羚牛帶着幼崽悠閒散步取食,有時是一隻碩大的熊貓獨自享受美好時光……
在上一個拍攝週期,板房子保護站的紅外相機先後拍攝到大熊貓、羚牛、黑熊,還有色彩斑斕的鳥類,總計拍到10種野生動物的行跡。除獸類外,紅腹錦雞、紅腹角雉的出現讓人頗感意外。由於距離鏡頭很近,工作人員得以細細欣賞這兩種鳥類:色彩豔麗,十分漂亮。
尤其是一隻成體大熊貓,目測重約100公斤,應是從較高海拔雪地裏過來,黑白分明。保護站工作人員堅持認為秦嶺野生大熊貓比生活在四川區域的大熊貓漂亮,“不光是體形、毛髮勝出一籌,關鍵是頭形好看”。
“它們的身影無處不在,總能看見一些讓我們驚喜、感嘆的東西。”陳琛説。
真正令人激動的是,發現大型貓科動物。近日,陝西省龍草坪林業局、省動物研究所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資料時發現,興隆嶺和天華山金錢豹種羣重要走廊帶區域內拍攝到野生金錢豹畫面。專家認為,這表明野生金錢豹建立了穩定種羣,且種羣活動範圍在不斷擴大。金錢豹作為生態鏈頂端的大型貓科動物,其生態地位特殊,生存條件相對苛刻。近年來,監測樣地多點監測到金錢豹活動痕跡,標誌着秦嶺地區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在不斷提升,野生動物種羣數量也在穩定增長。
“發現了大型貓科動物意義重大。過去羣眾説在保護區看見過金錢豹,但是一直沒有證實,作為我們研究人員來説,虎、豹這類大型貓科動物所代表的意義,對自然環境的意義,特別是對秦嶺野生動物具有旗艦意義。”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監測科主任科員郭斌説,旗艦物種指某個物種對社會生態保護力量具有特殊號召力和吸引力,可促進社會對物種保護的關注,是地區生態維護的代表物種。金錢豹屬於大型食肉動物,在秦嶺基本處於食物鏈頂端,能在保護區生存繁衍,説明區域內的動植物種類比較豐富,能夠滿足金錢豹的生存需求,這也是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最好註腳。
紅外相機安裝啓用的7年間,僅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先後拍到清晰的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林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熊、鬣羚、斑羚、金貓、青鼬、紅腹錦雞、紅腹角雉、血雉、勺雞等二級保護動物。毛冠鹿、小麂、狍子、豹貓、黃鼬、豬獾、野豬、豪豬、環頸雉(野雞)等其他野生動物也多次出鏡。
林區動物種羣明顯好轉的另一個標誌是環頸雉、大山雀、紅腹錦雞等禽類種羣穩步恢復。
“過去不要説國家二級保護珍禽紅腹錦雞,就連環頸雉(野雞)、山雀等常見鳥類也難覓蹤跡。”西安市小王澗國有生態林場工作人員劉創峯説,隨着天保工程的實施,尤其是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大力推進,林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溝道、山脊、山樑到處鳥語聲聲。
“我們是大開眼界。”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紅外相機野外監測,保護區有效掌握了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規律、分佈狀況、變化趨勢、種羣動態及人為干擾等情況,對於開展野生動植物研究和保護工作都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