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摘要:2020年7月5日,浙江傳媒學院“精準扶貧·樂居開化”實踐團隊來到校“雙百雙進”對接實踐地開化縣,在開化下淤村通過實地走訪、文獻蒐集、村民採訪等方式,瞭解下淤村的精準扶貧成效及20年來的鄉村振興路,深刻理解“兩山”理論,學習基層經驗與基層智慧。

2020年7月5日,浙江傳媒學院“精準扶貧·樂居開化”暑期實踐團隊來到地處錢塘江頭的開化縣下淤村。依託山清水秀的環境優勢,下淤村近年來着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於2014年成功創建了下淤水岸國家3A級景區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利用鄉村旅遊和土地資源集體管理實現鄉村經濟大創收的下淤村用實際行動詮釋着這個理論。實踐團隊在下淤村通過為期5天的實地走訪、文獻蒐集、村民採訪等實踐活動,切身體會“兩山”理論指導下下淤旅遊經濟建設的卓越成效;走進鄉村基層,與村支書等基層幹部對話交流,更深入地理解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與不易。也注意到了鄉村產業建設過程中,人民羣眾與鄉村振興政策互利互促,下淤村中老年羣體在鄉村旅遊建設中實現生產價值的再煥發。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下淤

馬金溪畔,67歲的葉衞洪正在調度着他的觀光自行車。遊客往來不絕,交一次費用即不限使用時長的觀光車很受歡迎,需要不停從車棚牽出車來靜候下一批遊客的光顧。

葉衞洪是下淤觀光自行車的項目合夥人之一。村內大部分旅遊設施屬於村集體的財產,開放給村民承包,村民上交租金租賃設施場地,收益歸自己所有。據葉衞洪回憶,他在6年前開始承包觀光自行車項目,交付7萬元租金後,一年可以有將近萬元的額外收入。馬金溪沿岸的各家小攤小販,情況也基本如此。在下淤,中老年村民是旅遊配套設施經營的主力軍。攤主多是上了年紀的村民,也有殘疾人,在遊客量較大的橋頭賣水、燒餅或小玩具。“年紀大了,也多少能掙一些。”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村民在橋頭經營的燒餅攤

“我們對他們是比較寬鬆的。”村支書葉志廷告訴實踐團隊,“他們一年在那裏擺攤,我知道的保守算來能賺在3萬以上。那邊一個殘疾人,今年都在新區造了房子。” 葉志廷對本村的扶貧效果和經濟增收成果也比較滿意,他對此總結道:老百姓要致富,關鍵是需要產業,要建設產業來提供就業崗位。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下淤村村支書葉志廷

現階段,下淤村主要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在下淤旅遊經濟建設初期,村內呼籲村民閒散土地上交集體統籌規劃,建議有條件的農户將新區房屋改造成民宿,發展配套旅遊設施,並將旅遊項目出租給村民運營。當時村內的中青年多外出務工,大部分是村內中老年村民相應呼籲,參與旅遊設施建設。隨後也有年紀較大的在外務工村民選擇回鄉參與鄉村旅遊建設。“沒有在外面掙得多,但是也願意留在村裏做下去。家裏舒服一點嘛。”霞洲度假村三號民宿老闆葉佐成在三年前響應發展政策回鄉,將自己的住房改造成民宿,一間客房能拿到村裏400元的補貼。

大部分民宿改造都投入了近十萬的成本。幾位接受採訪的民宿老闆告訴實踐團隊,成本基本都收回來了,有的甚至表示賺了不少。“開民宿能掙點錢,給我的兒子兒媳減輕一點負擔。”另一家民宿的葉老闆今年剛滿60歲,為響應號召、增添收入,四年前把為兒子準備的新區住房改造成了民宿。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民宿老闆葉佐成

實踐團隊發現,下淤村的旅遊經濟起步離不開老年村民的支持和加入。中老年羣眾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不只保障了基礎旅遊設施的運營,也使得下淤的旅遊產業更具鄉土氣息和煙火氣。同時,村莊旅遊經濟的規劃發展,也為老年及殘疾羣體的再就業提供了崗位和機會,讓老年和弱勢羣體大限度地再發揮生產價值,加入村莊建設和勞動。村支書葉志廷介紹道:“村裏因為有公共(設施)要管理,綠化的採花的,以及一些基本的保潔衞生,這一類的都是村裏65歲到75歲這一批老人在做。這一年齡階段的,一般一天掙100塊錢。光這個綠化管理這些配套措施一年要支出20多萬。”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景點的草坪修剪工人

“只要你拔拔草你拔得動。只要不是懶漢,在村裏就能有點收入。”葉志廷笑道。

但同樣的,老年人佔比太大、青年勞動力和人才的缺失也是下淤村在進一步發展中面臨的困境。葉志廷表示,現階段村裏旅遊的配套基礎設施已經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下淤仍只處在小富階段。下一步將面臨系統的管理和營銷的學習,以及人才和青年力量的引入。這是現在下淤旅遊產業發展遇到的一個瓶頸,需要繼續探索和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3 字。

轉載請註明: 【問道山河】老年人生產價值在下淤旅遊建設中的再煥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