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當然在歷史當中會孕育出文明,稀世珍寶是燦爛文化當中的一個符號,很多時候它們都伴隨着時代的變遷而長眠於地底,有的被保護性發掘出來進入了博物館當中,還是有不少散落民間,也就有很多的珍寶被不知情的人拿來餵豬或者醃製鹹菜。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80年代初期,一個村名挖到了一個銅器,出土的時候這個銅器長滿了銅鏽,長相也非常像農村廣泛使用的水瓢,於是就帶回了家洗乾淨用來當了水缸裏面的水瓢,這一用就是十多個年頭。當初文物普查的時候就被專家拿去鑑定了。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專家發現這個水瓢上的銅鏽還在,它的形狀也算保存得比較完整,經過老人的同意,將這個水瓢帶回了文物研究所準備再進一步的鑑定,鑑定完畢之後把專家嚇了一條,這個水瓢原來是兩千年前的“熨斗”。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根據史書的記載,早在西漢的中期時熨斗就已經在民間被廣泛使用了。在晉朝時期的《杜預集》裏面也是有關於熨斗的記載,而且還是民間的必備品。那時候他們的熨斗幾乎都是青銅器燒製的,但是熨斗的樣子並不是像如今熨斗的這種船型,那時候的熨斗正是和農村的水瓢一樣。在最初的時候這熨斗的靈感是來自於牢房裏面的刑具,後來隨着刑具的替換,所以這種熨斗的不方便所以遭到了淘汰,於是就成為了民間熨燙絲綢和衣服的一種生活用品了。在熨斗的開口部分裝上熱水或者木炭,加熱熨斗的温度用來熨燙衣服。

這個青銅熨斗的偶然發現讓中國熨斗超越了外國發現時間將近1900年,直接就成為了世界第一。這個青銅熨斗據説價值已經上億了,這位農民朋友用它當水瓢是不是非常的奢華呢?

在瀋陽的一座鄉村小學當中,因為沒有電鈴,所以就招來了一個鐵片來當做學校的鈴子。最後也是在文物狂潮當中被發現,因為敲打它獨特的聲音讓一些自稱專家的人發現了,就開始對這塊鐵板進行檢查,發現這塊鐵板居然就是史書當中的“雲板”。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資料上記載的這塊雲板是努爾哈赤在軍事用品當中的一種報警裝置,有點類似狼煙或者風箏的作用。“雲板”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架不住它量少啊,總共就才在史書裏面出現幾次,現在被偶然發現了。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這塊“雲板”在後來被定為了國家的一級文物,一直被珍藏在瀋陽的博物館當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6 字。

轉載請註明: 兩件差點被“毀”的國寶:一件被村農當水瓢用,一件被學校當上課鈴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