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天山網訊(記者曹華通訊員白保栓報道)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被譽為進出新疆的第二條“蘭新鐵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條鐵路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進行了線路勘測工作,但限於當時的經濟能力,鐵路建設一直沒有開展。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後,格庫鐵路的建設再一次被提上日程。

2010年9月,為貫通阿爾金山GPS控制網,做好格庫鐵路新疆段的航測準備,中鐵一院集團新疆鐵道勘察設計院格庫鐵路控測項目部派出一支14人的勘測突擊隊,從青海茫崖徒步進發阿爾金山,沿着米蘭河向新疆一側的溝口進行了三次大穿越。其中,第一次穿越最為艱難險阻,這次勘測旅程也拉開了新疆建設格庫鐵路的序幕。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阿爾金山

出發:14人的突擊隊走進無人區

阿爾金山平均海拔3900米,極端惡劣的地理環境和沙塵暴讓專業探險者也望而卻步。

2010年9月12日,一聲令下,第一次穿越開始,這支14人的勘測突擊隊悄然出發了。他們準備了8天的食物,計劃用6天時間,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埋設4對控制樁,進行水準測量,為下一次穿越進行三角高程聯測打下基礎。

隊伍中有中鐵一院集團新疆鐵道勘察設計院測繪職工4名,他們是分隊長、42歲的王福強,負責測量和技術;32歲的楊在冬負責測量操作;32歲的付曉峯負責前點;36歲的張江徽負責後點。其他10名隊員均為庫爾勒市和若羌縣的僱工,其中61歲的白智財擔任此次穿越的嚮導,其他9名隊員承擔輜重揹負、挖坑制樁和臨時調遣。

汽車將他們送至米蘭河道班,由嚮導白智財帶領,隊員們揹着勘測儀器、野營帳篷、飲用水及食物在亂石中艱難地行進着。12日下午,突然,隊員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溝口,米蘭河變得湍急起來,根據地形變化,第一個埋設點就要到了。

夜幕降臨之前,分隊長王福強找了個地勢較為平坦又傍米蘭河水的地方,安營紮寨。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隊員們正在翻越阿爾金山。

9月13日,太陽還未升起,王福強招呼大家起來,匆匆泡好方便麪,便整理行囊向目的地進發。一路上地形變得起伏不定,峽谷彎彎曲曲,到處是滾落的巨石。

前點付曉峯爬到半山腰,看見一塊巨石,根基牢固,便與另一名隊員用鑿子輪番錘刻起來,置入GPS不鏽鋼預埋件,用水泥搗固,強力膠封,外圈用紅色噴漆畫圓,做好標記。

根據資料顯示,下一個GPS點應該在河對岸的山頂上,初戰告捷,大家都很興奮,晚餐後,甚至還圍着火堆,伴着米蘭河嘩嘩的水聲,跳起了舞。這時,誰也沒有想到,隨之而來的天氣變化和意外情況讓未來幾天的路程變得危險重重。

遇險:食物被沖走陷入險境

從9月14日開始,天氣忽然轉陰,連續下了3天的毛毛雨,氣温下降。勘測進度明顯受阻。米蘭河在山谷裏一會兒變寬,一會兒變窄,水勢因天氣變化,每日不同。

為完成控測任務,隊員們每天來回涉水好幾次。付曉峯過河時,被河底鋒利的石頭割破了左腳大拇指,到了岸上,鮮血還在流。他用身上撕下來的布條包紮後,繼續工作。第二天過河,腳濕了幹,幹了濕,最後泡得傷口成了白色。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隊員們正在翻越阿爾金山

16日,在一個大深溝裏,兩面的山勢突然陡峭,王福強按圖索驥,確定測量點在山頂之上。望着大山,大家開始發愁,怎麼上去?王福強決定自己帶着繩索先上,他揹着行囊,艱難地向山頂爬去。

如果是晴朗天氣,半個小時應該能到達位置,但山體濕滑,每登高一步都很危險。只見王福強循着能落腳的地方,費力的攀登,整整折騰了兩個小時,才到達位置。安排埋設GPS點,上下開始測量,這個點位竟佔去了大半天的時間。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揹着器材設備的隊員正在渡過湍急的米蘭河。

埋設完成後,王福強下山到了谷底,準備過河,他腰上繫好繩索,隊員們幫忙牽住。王福好不容易趟水到了對岸,隊員們抓着繩子跟着慢慢趟水,走到河心已是齊腰。突然,嚮導白智財腳下一滑,衝出幾米。忙亂中一名隊員也滑倒了,揹包裏的幹饢掉出來了,一股腦全被河水沖走了。

丟了糧食,大家心裏都發毛了。晚上清點了一下,所剩食物僅能維持2天。大家心裏都明白,如果不能按時出去,所面臨的威脅將不可想象。

“今天是出發後的第5天了,按計劃6天完成任務已經不可能。”16日晚上,躺在帳篷裏,王福強拿出工作日誌,記錄下當天的工作情況。

王福強思慮再三,決定通過海事電話向百里之外的項目部求援,但撥打電話後一直無法接通。

求援:隊員歸來大家轉危為安

有着豐富野外勘測經驗的王福強心裏越來越着急,和外界已然失去聯繫,如果斷糧,將是非常致命的,情況已十分危急。他馬上和隊員們商量,決定第二天派兩個隊員先往外走,向項目部求援。

17日,王福強挑選兩名身強力壯的隊員,大家把食物中的壓縮乾糧集中到一起,放在他們手中,按里程和複雜地形推算,兩人要走兩天才能趕到玉礦檢查站與若羌的項目部取得聯繫。王福強反覆交代説:“拜託兩位,一定要走出去,我們等着你們!”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隊員們正在翻越阿爾金山,完成測繪任務。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刻,天氣忽然起了變化,冷風颼颼,上游降雨引起米蘭河上漲,湍急的河水成為勘測的最大障礙,隊員們克服困難,一次又一次地過河、攀登......

吃完剩下的食物後,19日,突擊隊徹底斷炊。深夜,隊員們互相依偎着抵禦寒冷,忍受着飢餓和傷痛。突然,有人從帳篷中走出來,躡手躡腳地走到一棵樹下,捋了一些樹葉,又拿了一個開水壺,把樹葉放在壺裏煮。原來有個隊員實在扛不住飢餓,就煮了點樹葉一口氣吃了下去。可第二天,他就不斷地拉肚子。

大家一邊進行勘測任務,一邊向出口進發,21日,斷糧的第三天,離出口已經不遠了。每個人的腿被水中的石頭劃得傷痕累累。中午時分,遠處奔來了兩個人影,派出去的兩名隊員終於回來啦,他們帶來了食物。有了食物就有勁了,他們一路奮進,終於到達了玉礦檢查站。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隊員們在野外宿營

此次穿越正線為70公里,來回渡河穿插勘測里程達到200餘公里。

後來,王福強帶領隊伍汲取第一次穿越的經驗教訓,又成功地穿越了第二次、第三次,為最終確定格庫鐵路穿越阿爾金山方案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回望十年前驚心動魄的穿越歷程,今年已52歲的王福強難掩激動的心情。“格庫鐵路新疆段終於建成通車了,老一輩鐵路測繪人沒有實現的夢想,在我們這一代實現了。作為一名鐵路測繪人,我們為格庫鐵路建設貢獻了自己力量,由衷的感到自豪和幸福。”王福強説。(圖/由中鐵一院集團新疆鐵道勘察設計院提供)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隊員們合影(後排左三為分隊長王福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4 字。

轉載請註明: 格庫鐵路故事:10年前,一支14人的勘測隊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 - 楠木軒